双电源供电系统切换造成放射设备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u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解决由双电源供电系统电源切换造成的放射科影像设备故障问题。方法 分析故障原因,由于医院采用双电源供电系统,供电公司做电力调整时供电电路进行自动切换,会造成电源闪断。由于近期本区域内有工程在建,经常进行电路切换,而且切换时间多在夜间无法预知。已造成放射科多台设备电源及控制电路损坏。经反复考证,闪断造成设备的损坏主要原因是断电后瞬间再通所形成的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本质上讲,浪涌是发生在仅仅几百万分之一秒时间内的一种剧烈脉冲。浪涌可以造成各种元器件损坏。通常的解决方法是加装UPS,但是放射科设备功率较大,加装与之匹配的大功率UPS耗资巨大,会给放射科的运行增加较大成本,且需要经常维护。经认真分析研究决定对放射科供电电路进行改造,在每台大型设备的前端加装交流接触器,另外给计算机、工作站等加装小功率UPS,这样就可以供电系统发生闪断时,大设备自动断电不会自动瞬间再通,等电路稳定后再按程序手动开机,避免了浪涌的危害。计算机工作站等有UPS保护不会造成数据丢失,且改造成本较低。结果经过电路改造,放射科又经历了多次电源切换,没再发生类似故障。结论新建医院一般都配有完善的电力供应系统和保障系统,对于我们这样较老的医院电力保障系统不够完善,又不易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采用上述方法成本较低,基本解决了电源切换造成的此类设备故障问题,为医院节省了大量的维修费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了8例髌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采取的不同外科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对导致误诊误治的原因回顾分析,评价了单纯病灶刮除植骨,刮除骨水泥填充髌骨环抱器固定、髌骨切除等不同治疗方案的适应症,以期提高髌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提高临床决策能力。
目的:血管新生是生长发育及损伤修复的前提,并且在肿瘤、炎症及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本研究探讨抑制DEPTOR(含DEP结构域的mTOR相互作用蛋白)在内皮细胞中的表达后,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成管及芽生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研究关节镜跟腱360°清理并跟骨成形术治疗跟腱Haglund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跟腱Haglund综合征患者采用关节镜跟腱360°清理结合跟骨后上结节个体化成形术治疗.术前体表标记跟腱外形、跟腱痛点及手术入路.腰麻,俯卧位,抬高患肢净血,止血带加压至30mmHg.
目的 针对四肢骨肿瘤保肢治疗,应用Ilizarov技术张力---应力法则,进行组织牵张,促进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组织再生,包括皮肤、肌肉、血管、神经、骨骼等,评价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不连临床效果,分析Ilizarov技术并评价其安全性。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和问题.方法:对31例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患者,常规双下肢全长CT扫描,应用mimic软件(19.0)重建股骨和胫骨,根据该3D影像按照全膝置换要求测量股骨和胫骨的截骨量,截骨角度外旋角度等,设计出个性化的股骨和胫骨截骨定位模板,3-D打印机打印,同时打印出对应的股骨胫骨关节模型.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5-12月在本院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5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包括详细评估患者情况、营造人文氛围、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预防对比剂不良反应、扫描后健康教育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心理状态
目的 探讨医源性肾出血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严重血尿的医源性肾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超选择插管后用明胶海绵和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35例中32例DSA清晰地显示了患者病侧肾的对比剂外溢并1次栓塞成功、另3例2次栓塞成功,出血均停止,35例全都保留了患肾的大部分组织和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8月以上,所有患者均无血尿复发。结论 医源
患者 女,50岁,因咽部异物感2年余入院;体格检查:咽后壁见淋巴滤泡增生,双侧扁桃体不大,表面未见脓栓.纤维镜检示:会厌喉面一约1.0cmX0.5cm大小新生物突起,表面光滑,遮蔽声带窥不清晰,双侧声带运动可,闭合佳;双鼻腔、鼻咽部未见异常.CT平扫示会厌喉面正中小条状突起,长约1.0cm,横径约0.6cm,边界清晰,密度略不均,CH值约45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约56HU、延迟期CT值约68H
目的 探讨栓塞治疗在纵膈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4例纵隔出血并行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胸部CT平扫或增强检查,栓塞治疗时先行主动脉造影并探寻出血动脉,用微导管超选择插入出血动脉后采用明胶海绵、PVA或联合应用两种栓塞剂栓塞出血动脉,术后行胸部CT平扫观察栓塞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前CT检查确定4例患者均为纵膈血肿,术中经主动脉造影和探寻出血动脉,发现4例患者出血分
目的 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联合逆行肾盂造影诊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证实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患者术前的IVP及逆行肾盂造影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75例单行IVP可清晰显示狭窄段输尿管并见造影剂间断通过狭窄段;25例并行逆行肾盂造影后显示狭窄段长度及其下方输尿管情况;100例中67例肾脏显影延迟。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或腹腔镜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