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肺癌的热场分布和临床病理研究

来源 :2004年全国肿瘤学进展学术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术中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肺癌的热场分布、病理改变。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肺癌的有效范围和对周围肺组织的影响。方法对12例术中探查不能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同时观察肿瘤组织、周围肺组织的温度变化;随后观察肿瘤组织凝固坏死的形态、范围和肿瘤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术中肺癌射频消融的最高温度比体外肝组织射频消融温度高,中心区最高达118±2℃,温度在肿瘤周围肺组织中陡降。射频消融凝固的范围大于在体猪肝消融的范围,横经平均为4.0cm,纵经为2.8cm,光镜下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电镜下肿瘤细胞细胞膜破坏,细胞器崩解,细胞核固缩。结论术中不可切除肺癌集束电极射频消融能毁损肿瘤组织,产生较大的凝固性坏死灶。温度在肿瘤组织中呈缓慢递减分布,而在周围肺组织中迅速下降。肺癌射频消融存在“温室效应”。
其他文献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由未分化或多能的梭形或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化检测特异性表达c-KIT(CD117)和CD34;对常规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主要依
会议
胃癌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本文对胃癌易感有关的代谢酶基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胃粘膜保护基因、氧化损伤和DN
会议
本文介绍了癌的特点,讨论了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来源、癌细胞DNA甲基化作用的特点,分析了癌基因组学研究现状,癌表基因组学的应用等问题。
截止至2004年7月,世界范围内已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达到了987项。给药途径有局部给药(肿瘤组织内、皮下、肌肉、膀胱内、腹腔内、肝动脉内等)和全身给药(静脉内)。针对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西医治疗有一定进展,在综合治疗计划构思上逐步达成共识,本文现把其治疗进展的共识点归纳如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IA、IB、ⅡA、ⅡB)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完
会议
探讨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途径,分析草酸铂对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寻找含草酸铂最佳联合化疗方案、最适当剂量和给药方法。根据近年来国际国内有关草酸铂治疗恶性肿瘤的多中
会议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又称求证医学、实证医学。1996年Sackett将循证医学定义为“自觉的、准确的、公正的根据现有最好的证据来决定对每一个病人的治疗选择”
会议
肿瘤放射治疗(RT)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达到局部区域控制肿瘤,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所用的低LET射线的抗肿瘤作用,必须通过与氧相互作用才能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氧在
原发性肺癌一旦诊断明确,确定其临床分期至关重要。其目的是:①进一步明确肺癌的侵及范围、有无胸腔内/外转移,判断手术可切除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②采用国际统一的1997年U
会议
目前国内外肿瘤基因治疗研究领域中,重组人p53腺病毒制品(rAd/p53)治疗各类肿瘤的研究最为深入、进展也最快。截止至2004年7月,世界范围内已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达987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