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法的临床应用

来源 :甘肃省针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不同针法的临床运用,是在临床实践中感悟,并于2004年开始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进行规范的临床观察,制定了相应的诊疗常规,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传统针刀治疗非典型颈椎前屈功能丧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第5~7胸椎椎体旁压痛点,逐点行按压叩击试验,如遇疼痛,或酸胀加重等变化,则取该点为灶点(即进针点)对进针点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以小针刀刃部2个端点连线为刀口线与脊柱方向一致.甲缘平行人体纵轴,拇指端垂直按压,快速刺入皮下,缓慢深入探寻,寻找异感,连续松解.结果:治疗后颈椎活动度前屈40°,后伸45°,左屈40°,右屈40°,左旋45
邵氏“五针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效果显著,其抗炎免疫、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气道重塑等作用可能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实现的.本文据近年来相关动物实验,从免疫炎症、气道反应及神经内分泌三个主要方面就“五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进行综述.
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而针刺疗法可通过改善哮喘患者的肺功能,达到有效治疗哮喘的目的.本文纳入近十年来针刺干预哮喘肺功能的临床研究文献,主要从常用穴位、针法、针刺手法及机制方面分析总结针刺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面神经损伤可引起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和生活.针刺作为治疗面神经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为深入研究探讨,笔者通过总结近几年针刺干预治疗面神经损伤的相关文献,整理发现针刺可通过调整患者面部肌电波型、改善面部血液循环、促进细胞和蛋白分子表达等多途径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以期为阐明针刺干预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和指导针灸临床医生治疗面神经损伤提供思路.
针刺治疗弱视疗效肯定,其机理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检索了近年来关于针刺治疗弱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发现针刺防治弱视的机制与通过调节视觉可塑性神经递质的改变、促进视觉可塑性相关神经因子的分泌与合成、促进视觉可塑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
本文梳理、整理了近年敦煌医学文献中针灸文献的研究内容.目前,已挖掘的敦煌石窟的针灸文献主要有:《灸经图》、《新急备急灸经》、《明堂五脏论》、《脉经》、《吐蕃藏文针灸图》、《吐蕃藏文灸法残卷》、《灸经明堂》及其他残卷等.通过对敦煌石窟针灸文献的整理,以期为今后敦煌医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文献支撑.
1900年敦煌千佛洞出土的《灸经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灸法专著,历代医籍不见收载,内容上与传统针灸医籍有不少相异处,敦煌《灸经图》图16中标引四天庭穴在头后枕部,上下左右四穴,《灸经图》这样布穴意为着什么?这个千古悬案一直困扰着中外学者.通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分析发现:《灸经图》它是与伏羲八卦、长沙马王堆帛书一脉相承的重要针灸流派;四天庭是同名四穴组这一奇葩沿革的始祖;四天庭是针灸史上最早的头针疗法、枕
总结和分析近17年来关于针灸治疗弱视的临床研究,并对其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主要的中英文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的方法对筛选出的符合要求的52篇文献中的腧穴按照归经、主穴、配穴进行频数统计分析,总结选穴规律及特点.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弱视涉及10条经脉(以膀胱经、胃经和胆经为主)、35个经穴、10个常用奇穴、37个耳穴.且具有用经以阳经为主,选穴以眼周为
目的:观察针刺委中穴对运动性腰腿痛的影响,以验证“腰背委中求”的经典针灸理论.方法:采用针灸疗法及刺血疗法观察受试者针刺委中穴前后腰腿部疼痛的变化,分析针刺委中穴对腰腿部疼痛改变的效应差异.结果:针刺委中穴后,腰腿部疼痛明显减轻.结论:针刺委中穴对运动性腰腿痛的特异性作用可体现在针刺委中穴后腰腿痛明显减轻,这种效应有可能由于膀胱经循经低流阻通道阻力下降,疏通经络,产生“通则不痛”的治疗效果.
不明原因发热是一组重要疾病,由于病因庞杂,常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实发现。本病属祖国医学“内伤发热”范畴,气郁日久化火生热,属气郁发热,因患者情绪波动大,情志抑郁,肝气不能条达或恼努过度,肝火内盛,导致气郁发热,正如元、朱丹谈《丹谈心法·火》所概括的“凡气有余便是火”。因大椎,百会为消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十二井,十宣皆在四末,为阴阳领交接之处,三穴点刺放血,并配背部风门,肺俞、陶道点刺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