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的宴集诗序

来源 :2012年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宴集诗序是唐代发展起来的诗序类别,不仅以其写作的即时性、内容的独特性和以欢乐为主的感情等几个方面,显示出其鲜明的个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推动了唐代诗序的发展和新型类别序言的变化。
其他文献
  茅坤在柳宗元文章接受史上地位特殊,是柳宗元文章地位奠定的关键人物。茅坤与柳宗元有相似的经历,对柳宗元能做出较客观评价。茅坤在韩柳问题上,能客观地评价柳宗元文章的地
会议
  董桥散文有“古董味”, 兼有明清小品的情趣、灵动、智慧,以及英伦小品的渊博、隽永、幽默,融会贯通中西文化。董桥的古意在于品味境界高古,选材亦古,从眉批、点评、笺注、书
  《国朝文汇》是江浙藏书文化的衍生产物,在晚清民初特定历史背景下又寓有国学救亡的目的。保存国粹具体表现为以保存乡土文献,其核心是弘扬乡邦文化。《国朝文汇》有江浙丰
急性敌敌畏中毒后迟发脊髓侧索综合征黑龙江省职业病防治院(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0001)姜淑珍,赵红,李德宽一、病例介绍患者李某,女,22岁,住院号6334,1990年3月30日入院。患者于1988年2月某日空腹服敌敌畏(DDVP)40ml,1小
  “见道之文”为全祖望文学思想中树立的文学典范。全祖望“见道之文”的建构有三个层次:在文学本体论上,“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在文学创作论上,融醇古之味与风人之遗于
  明代桂林石刻文章是桂林石刻的有机组成部分,数量虽不多,却别有特点。这些石刻内容方面记述了明代广西社会诸多重大事件:叛乱、靖江王屏藩等,既展现了石刻原有的纪事功能,又呈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像盛行,正如许多名士一样,朱彝尊一生拥有多幅可考的画像。顾修《读画斋偶辑》刊刻顺康名士的画像,以朱彝尊最多,共有4幅,依绘制时序先后为:〈烟雨归耕图〉、
会议
  欧阳修博通今古、趣涉四方,在进行散文创作时,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将自己的史学观、对历史的理解、以及由此缘发地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融入散文的创作中,在其史著洋溢
  清代文坛对欧阳修的接受,大致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众多学者文士,对欧阳修的人格、学术,特别是文的成就,多所称扬。个别的如冯班,在文学、史学、经学方面对欧批评甚多,有
会议
  本文以王水照主编《历代文话》所收录之文话著作为研究对象,欲在关于话说体的众多文献资料中,针对学古论议题进行研究。主要针对宋人若欲向前人吸取论说体写作养分时,宋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