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al Downscaling of Seasonal Climate Hindcast and Validation Experiments using Regional Spectra

来源 :第九届CTWF(CAS-TWAS-WMO)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outh Asia region is a monsoon dominated part of Asia and its agrarian economy is mainly dependent upon the monsoon rains.Precipitation falls over the region mainly in summer as the monsoonal systems and the associated troughs approach the region both from Bay of Bengal and Arabian Sea.The countries in this region are mostly arid to semi arid with a sub humid/humid belt along the southern slopes of Himalayas and as such depend heavily on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to meet their water requirements.Thus,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precise seasonal forecasts to the extent possible for the monsoon rains for the South Asia region that have wide-ranging implications on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ectors.
其他文献
目前洪水预报方法主要是依据上游已出现的水文情况和已降落到地面的雨量,利用流域和河道内的流体力学和水量平衡原理,借助土壤、地貌、河网的特征进行产汇流计算,计算出下游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因此,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是由水体从河道上游向下游的传播时间或由雨水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集流时间决定的,有效预见期十分有限。在实际预报作业中,为了获得更长的有效预见期,往往是一次降雨过程的中间而不是一次降雨过程全部结束之后
夏季我国频繁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的袭击,每年因灾害造成的损失均十分严重,因此,对暴雨灾害的预报一直是汛期业务预报的关键。但是,由于暴雨成因的复杂性,目前对暴雨形成机理的认识尚不够深入,加之探测信息时空密度的限制,对准确预报暴雨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暴雨成因、预报理论及方法研究一直是气象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前沿[1-4]。暴雨是一种中尺度现象,它的发生直接与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观测
黔东北地区位于武陵山脉腹地,辖10个县(市、特区),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该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夏秋连旱并叠加冬早的极端气候事件,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受灾,并威胁和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截止到2010年2月底,该地区干旱总日数均在100天以上,造成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14万hm2,其中成灾面积8.6万hm2,绝收面积7.2万hm2,受灾人口达193.5万人,有58万人、36万头大牲畜饮水
基于三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百分率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Penman-Monteith (P-M)模型计算了最大潜在蒸散量和地表湿润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为5.316~13.047 mm·(10a)-
雷电、大风和冰雹等是云南最常见的气象灾害天气,云南大部地区如玉溪等地是我国优质烤烟的适宜栽种区,大风、冰雹灾害是降低烤烟品质的主要杀手之一.这些空间尺度小、生命期短、对流强烈的严重气象灾害发生时,常常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国内一些气象学者对雷暴、雹暴等强对流天气进行了研究和模拟[1~4]:隋东等[2]对2003年6月28日沈阳的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出了深厚的低
利用2008年青藏高原林芝地区与四川盆地温江地区无降水条件下地表辐射、近地层超声观测资料,对青藏高原林芝和四川盆地温江地区地表辐射、湍流通量和地表反照率的日变化及月际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季风过程对其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上述地区地表能量闭合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林芝和温江地区无降水条件下的地表辐射日变化和月际变化非常明显,辐射强度夏季大于冬季。季风前,林芝地区辐射的日循环比较规则;季风中
对2009年7月-2010年6月的中国局T213模式、T639模式、河北省MM5模式、日本JMA模式和德国DWD模式的降水要素预报在河北省的预报正确率进行了检验.将5种数值模式的降水要素预报值,插值到河北省142个站点上,分为全省和11个行政区域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4时效的5种模式对全省小雨的预报正确率在30-40%,对全省中雨的预报正确率在11-23%,对大雨在9-17%,对暴雨在0-14%.
相对平坦地形而言,山区往往具有更快的水文响应时间和更大的流量,因此,实时监测山区降水是进行强降水和山洪等预警的重要信息来源。天气雷达的最低探测仰角资料为定量降水估测(Quantitative Precipitation Estimations,QPE)提供了有用信息,但雷达周围地形等所造成的部分或完全的波束阻挡可能严重地限制对最低探测仰角资料的利用,使得雷达收集不到被遮挡区域的资料,增加了降水监测
2010年6月27日,贵州关岭岗乌镇出现了253毫米的特大暴雨,导致关岭县岗乌镇大寨村发生山体滑坡,发生38户约107人被掩埋的重大灾情,本文通过对特大暴雨的产生的环流背景分析,强降水的出现是在一定的环流背景下产生的,584脊线的变化对于东移低槽的阻挡作用,对强降水落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分析了暴雨产生所需要的各种动力和热力条件;另外,在短时临近预报中加强对雷达、卫星、七要素、两要素自动站等资料
本文利用1961~2008年泽当逐年雷暴初日、终日、持续期和月雷暴日资料,分析了泽当近50年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泽当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3天,最多可达91天.夏季雷暴最多,冬季基本无雷暴.雷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3%.雷暴初日为4月7日,终日为10月2日,平均持续期为179天,雷暴年频率为35.2%.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雷暴日数偏多,90年代至21世纪前8年为雷暴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