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业余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与肩部损伤关系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探寻网球运动造成肩部损伤的技术性原因为研究目的,以辽宁省各类网球协会3年以上网球运动经验的业余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现场调研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配合运动现场高速立体摄像的实际数据,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辽宁省业余网球运动员早发球技术中造成肩部损伤的技术因素,提出造成业余网球运动员肩部损伤的主要技术性原因为搔背期下肢发力顺序的错乱和搔背末脚离地过晚以及上下肢力量较差等因素,最后,针对辽宁省业余网球运动员不当发球技术造成的肩部损伤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供教练员和业余运动员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设计出能反映人体静态和动态平衡能力的动作,利用先进仪器,对不同太极拳训练水平人群的平衡能力进行测试分析,了解太极拳训练在提高人体平衡能力方面的效果,为进一步筛选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敏感指标,完善测试评价体系,提出有效地训练手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合计为41人,其中太极拳健将运动员6名(平均训练年限8年),太极拳二级运动员6名(平均训练年限2年),一般大学生29名(没有经过太极拳专业
研究目的:本研究对优秀(健将、一级)男子举重运动员的髋、膝和踝关节进行不同角速度的等速肌力测试,探讨健将与一级运动员肌力差异,分析与健将专项成绩显著相关的下肢肌力指标,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究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下肢关节肌力与专项成绩的关系,为科学的力量训练提供帮助,将丰富举重训练理论.研究方法:使用德国产IsoMed200。等速肌力测试仪,在专门的实验人员操作下,对(健将组11人和一级组12人
心血管疾病(CVD)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最常见疾病之一.脉搏波作为评价心血管系统状况的重要依据,在医学检查中得到广泛地使用,如中医的切脉和西医的脉搏波检测,通过检查脉搏波的压力和波形变化可以提取人体各种生理病理信息.利用脉搏波波形和特征(如幅值、周期、和波速)评估人体心血管生理病理状态是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前沿领域.为了实现科学健身人群心血管多参数分析,探究更加有效的"科学健身"指导方案,本研究以脉搏
研究目的:利用AnyBody人体仿真建模系统,对不同负荷下连续完成三组(每组中间休息60s)前臂屈伸动作时上肢主要肌肉的受力情况进行仿真研究.三种负荷分别是:20千克(30%体重)、25千克(35%体重)和30千克(40%体重),每组不同负荷练习之间给予充分的休息时间.完成仿真研究,以求为科学训练和锻炼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法: 了将坐立模型修改成坐姿上臂屈伸模型,需要采集运动学数据进行参照。本研究
会议
研究目的:倒走和正走这两种行走姿势相比,运动方向相反,倒走以一脚的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脚后跟,两腿交替的周期性运动。倒走是目前较为流行且简单易行的一种锻炼方式。倒走和正走在着地方式和运动形式上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步态生物力学研究是运用力学方法和技术,并基于人体机能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人体行走功能状态进行测量、分析、评价的应用研究。本文研究目的:为了丰富倒走步态研究内容,验证本研究与前人研
竞走是我国田径的优势重点项目,近年来多次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处在世界强国的地位。竞走也是我国的传统项目,为了进一步突破现有水平应积极吸取国外技术方法经验,深入研究优秀竞走运动员的技术风格。通过对生物力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深入认识,力求对竞走技术训练理念的改革创新提供帮助。本文运用三维运动学对2014年国际田联竞走世界杯赛女子20千米冠军进行技术分析,并对竞走技术中分析得出的具体参数从竞走技术
会议
会议
物联网与穿戴式技术是目前电子科学领域发展新的趋势,成为企业、院校、医院研究机构争相研究的热点.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运动生物力学在竞技体育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通过对人体动作过程中产生加速度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对肌肉产生的力量、功率等力学指标进行分析与反馈.可配戴式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蓝牙、NFC等近距离无线传输模块,上传到智能终端(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现场快速分析与反馈,最终所获得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