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常规公交的广州居民可达空间的演变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c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交通为城市居民的市内出行提供了可选择的空间位移服务,也是当今低碳城市倡导的主要交通方式。其可达空间的历史演变既反映了城市空间的拓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不同时期覆盖市民出行空间的需求状况。利用ArcGIS软件对1962、1974、1982、1991、2000和2008年广州市区公交线网格局的提取分析,对各时期市民基于常规公交出行可达空间及其演变进行具象解读和特征探析。结果表明:基于城市常规公交的广州居民可达空间经历了旧城集中、外围延伸、网络完善、放射外拓四个演变阶段;公交出行需求不断增大,但公交覆盖率有所下降;线网密集度先降低后回升,常规公交出行空间公平性增强;受人口“极化—外溢”二力作用,城心通勤压力加大;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的接驳组合、优化布局成为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关键。
其他文献
远郊型市镇处于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定位和发展战略将对中心城市和农村腹地产生双重影响,因此成为协调城乡功能、落实城乡统筹的关键区域。以重庆市的远郊型市镇五宝镇为例,依据城市化的资源环境占用理论,通过鲜菜消费需求和休闲度假需求两项指标来分析重庆市主城区的间接和诱发资源环境需求。然后在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目标导向下以工业产业为主导和多目标导向下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远
作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的碳排放问题不仅体现在总量大,还体现在区域差异性。从全国、大区域和省级三个空间尺度上,对2000—2007年的经济发展—碳排放、能源消费—碳排放两个模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能源消费,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体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第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尚存优化空间,具有较强地区差异性;第三,我国能源效率相对较低,区域差别大。针对以上分析
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担承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点小城镇。针对当前青岛市小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对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构建了一套适宜于青岛市小城镇发展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模型,得到各个小城镇的发展潜力指数,并对青岛市的小城镇的发展潜力进行了等级划分,共分为四级,第一级为发展潜力最高的乡镇也即为重点小城镇,第四级为发展潜力
知识城市是当今世界有关城市发展的一种最新理念,其宗旨在于发挥利用现有城市的优势,以知识为发展基础,加速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最终达到实现城市的科学及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参与全球循环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本文在解析知识城市的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固有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挖掘和探讨,研究如何在全球知识城市背景下,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空间网络的重组、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结构的变革,实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召开之后,低碳发展的理念成为全球共识。区域或城市在未来能否里走到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经济时代来临时的应对调整能力。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国务院刚刚批复的经济区,西北经济发展的引擎,空间整合势在必行。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低碳经济和水资源短缺背景下,关中天水经济区整合发展的现实性基础、整合发展动力机制,最后提出建立跨区协调机构
通过分析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认为“城乡统筹”作为一种“规划理念”较之固化为一种“规划类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对近年来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的相关规划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探讨各层次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理念与法定规划体系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层次、类型的规划落实城乡统筹理念的编制重点与相互衔接要求。
如何构建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是当前城市地理学和规划学的关键命题。从城市空间的外部生成机制与内部组织机制出发,还原了中国城市化与空间重构的时空进程,归纳了中国城市空间组织的制度环境与组织特点,初步诊断了中国城市结构高碳化的症结所在。同时,围绕“节能减排低碳”、“提高生活质量”等两大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个体研究范式,提出了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组织“二次转型”的概念和研究方向,尝试探索中国城市结构低碳化的空间
从廊坊城市化水平、产业现状和区域发展格局出发,分析该市在区位、基础设施和资源等方面的区域比较优势和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背景,阐述都市圈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廊坊城市与产业发展在都市圈中的定位、产业发展目标和廊坊环京津城市群体系与空间布局。认为廊坊应定位在京津发展主轴上的次中心城市和京津冀都市圈中二级中心城市,未来发展应瞄准京津冀都市圈中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心。在市区、开发区、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乡行政区版图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以城镇型行政区替代传统地域型行政区为特征,却又表现出政区类型转型的多元化特征。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权益关系的重组,以适应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需求。变化导致一批特大型乡镇的崛起,出现类似于“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博弈矛盾的“县域经济与乡镇经济”博弈新形式,由此表现出“扩权强县、扩权强镇、强县不
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会议”所形成的协议,再度凝聚了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和行动共识。转型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新长征。随着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力推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型的挑战和重大契机。创建低碳旅游城市是城市宜居生态发展的高级阶段。创新城市低碳旅游公共服务导则,营造城市低碳旅游吸引物体系、发展城市低碳旅游设施、培育城市畅爽旅游体验环境、倡导城市低碳旅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