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惯例及其演化机制——一个循环演进模型与案例研究

来源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经济管理出版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tli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例是人类组织的关键特征,是研究企业和经济变迁的中心分析单元。虽然有关研究成果已开始应用到组织演化与发展等领域,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传统的研究者看到了组织惯例在提高企业效率上的作用,将其譬喻为个人习惯、程序和基因,强调了它的稳定性,并进一步认为它是固定不变的,即使发生变化,也是在外力作用下被迫发生的改变。而近年来的研究更为强调惯例代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及组织的自我适应性学习对惯例变化的影响。但这些研究都集中于导致惯例变化的驱动因素方面,而未对惯例的演进路径及其过程进行细致的探讨。本文将通过对企业惯例概念内涵、产生及其演化路径的研究,对惯例的理论内涵作更进一步的解释,并尝试建立一个企业惯例循环演进的模型,最后以日美两家代表性的企业为例,用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详尽的比较分析,对惯例的演化路径和所构建的企业惯例演化模型进行实证考察。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与日俱增,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社会不稳定因素将大大增加,失地农民必须得到关注,本文拟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都市圈失地农民就业及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出半城市化阶段失地农民就业一般性的规律,为全国半城市化地区提供借鉴。
随着农村土地延包30年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民享有了长期而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约因素使得允许农村土地流转成为顺应当代社会经济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充分认识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性、明确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及完善和创新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等推进廊坊市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建议。
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高低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功能的不断强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本文将从当前廊坊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入手,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提高廊坊市园林绿化管理水平的措施与建议,从而为实现廊坊市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网络中社会资本如何影响成员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产业集群三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有不同的社会资本特征。通过比较三种类型网络的社会资本特征,将社会资本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与网络成员间的知识转移相结合,进一步分析三种类型网络中社会资本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过程。最后,对三种类型网络中社会资本促进知识转移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
IT企业间的人力资源协作是一种新兴的人力资源组织形式,它的产生使IT企业的用人方式更加灵活,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成本。但这种协作方式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使用不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大连市的中小IT企业应该利用好这种人力资源协作协作方式,规避风险。
经验学派的戴尔对于比较管理研究有独到的贡献。他的《伟大的组织者》在管理学方法论上有重要地位。戴尔通过批判普适性,以比较方法概括管理准则,服务于演化式知识增进,并由此建立了比较管理的基本路径,即以熟知之知反对想象之知。在同其他学派的争论中,可以看出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演化主义和建构主义在管理学中的不同影响。而经验学派的知识扩散,恰恰促进了管理学整体领域的知识收敛。以钱德勒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比较方法更具
日本式管理在60年代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日本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本式管理模式的显著特点是和日本传统文化的等级制度紧密结合,形成了有别于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管理史上的创新。日本企业中很多重要的制度都是基于等级制才形成的。其中典型的模式要数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内部晋升制度。这三种制度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等级制度对日本企业的重要影响。但是这样的结合存在很大缺陷,随着日本经济环境的变化
经典的战略选择理论是基于产业选择和资源基础的战略观,企业战略选择的制度基础观是战略研究领域出现的新趋势。本文首先从制度与战略互动的新视角论述了转型时期企业战略选择的特殊性,即制度从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然后探讨了企业面对技术与制度环境的战略应对: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最后阐释了两种战略选择的内在主导逻辑分别是效率机制与合法性机制。
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都是在其整体制度环境下而形成各自特点的模式,而公司治理模式的确立又是受时空诸多因素影响的一个动态过程,伴随全球化、网络化的广泛深入,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之间相互学习、吸收和借鉴的互补性不断增强,使得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面临着愈益减少的趋势,原来的一些个性让位于共性,但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不可能完全趋同,仍将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注意到企业伦理道德的重要作用,将很多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企业道德建设中。然而,许多企业的只是机械性的照抄照搬被认为是具有“普遍性”的美国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并没有真正实现企业道德建设的初衷。当我们从一个十分抽象的理论层次过渡到一个具体的现实层次时,就会发现看似普遍统一的道德概念背后,却是丰富多样的对绝对价值观理解。伦理道德也只有在现实具体的情景中被解读才具有意义。我们通过对一家法国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