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温位行波热声发动机中能量分布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2009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fei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温位回热器使行波热声发动机在保持相对高效率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利用更低品位的热源。为了更加清晰地认识多温位回热器的工作原理,本文从基本的热力学定律出发,结合线性热声理论,推导并计算了行波热声发动机各个部件中的总功、时均焓流、声功、熵流和(火用)流。通过对传统和二温位热声发动机的比较,分析了二温位回热器增加声功的原因,即通过中部加热器加入适量的加热功率,改变回热器中的温度分布,从而引起声功的增加。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脉冲爆震发动机(简称PDE)系统为实验平台,以液态航空煤油作为燃料,以压缩氧气作为氧化剂,以压缩氮气作为隔离气,分别对安装有新型增爆结构A、B、C以及作为基准的Shchelkin螺旋结构的DDT增强装置的发动机进行实验研究。多次测量的实验数据表明,新型增爆结构A、B、C均能有效强化DDT过程,在长径比为12.17的DDT增强装置段中均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爆震波,实现了成功起爆。在流阻损失方面,
出土的饱水木质文物经冷冻干燥后能有效控制其收缩、开裂、断裂等现象,脱水处理后文物的稳定性较好。本文以50%聚乙二醇(PEG)为保护剂,冷冻干燥得到饱水木质文物样本,测量了冻干后样本的密度、导热系数、相变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水蒸气吸附平衡特性和动态吸湿能力。这些数据的获得将有助于木质文物冻干技术的发展。
以基本流体动量方程为基础,从机理上分析了交变流动和稳定流动存在差别的根本原因。以动态参数测量为基础,在等温环境中,运行频率30-60Hz,最大热端压比1.3,充气压力1.0-3.0MPa条件下,首次定量化研究了惯性项对小管径(φ8mm)、高目数丝网(300-500 目)填充回热器交变流动特性的影响。综合频率和压比对交变流动回热器阻力特性的影响,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回热器交变流动系统中
回热器是回热式低温制冷机的核心部件,如何有效的减小回热器中的损失是提高脉管制冷机性能的关键。回热器中的损失主要包括三大类:实际气体损失、回热器不可逆传热损失以及导热损失。在不同的温区以及不同工况下,回热器中的主导损失是不一样的。随着温度的不断下降(尤其是20K温区以下),实际气体损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本文基于回热器数值模拟程序REGEN3.3 着重研究了液氦温区回热器在高频下的各种损失特性,并指
建立了喷射泵的热力学模型,以不同制冷剂为工质,比较了喷射泵的引射系数,分析并比较了喷射泵内的压力和速度变化趋势及混合室内的壁面阻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喷射泵性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喷射泵以水为工质的引射系数要远高于以其他几种制冷剂为工质的引射系数。
本文利用Qin提出的由宏观热力学导出介观粒子相互作用势的方法,分别导出vdW,R-K和RKS状态方程的介观粒子相互作用势,发现均与Lennard-Jones势十分相似。为考察介观尺度下界面特性,将自由能泛函引入到单组分多相格子Boltzmann模型中。通过对不同状态方程控的饱和密度曲线以及界面密度梯度的模拟,准确地再现了平衡态热力学特性。在单组分相变过程的模拟中气泡的长大过程是一个相的失稳分离过程
本文提出一种复合型的两级双效溴化锂制冷-热泵热力循环,该循环以背压机组排汽为热源,在制冷的同时可提供温度较高的废热加热锅炉补充水至较高温度。并从能量利用与火用效率角度评价该热力循环。
能源动力系统的CO2减排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从能量运输、利用与CO2控制的综合角度,本文首次建立了资源、能源、与CO2控制一体化运输网络模型,分析了运输距离、燃料能量密度及碳排放属性对一体化网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能源网络中资源开采地、能源用户终端和CO2汇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当燃料的单位质量含碳量与热值之比大于0.033(kg/MJ)时,若能源开采基地到CO2汇的距离小于等于
热声发动机系统的自激振荡起振过程是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发生的自组织过程,是决定热声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过程。本文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针对起振过程开展热声系统热力学稳定性研究。将Glansdorff-Prigogine 稳定性判据引入到热声系统稳定性分析中,借助CFD软件,分析了两种定态的稳定性,两种定态分别对应了温度梯度小于和大于临界温度梯度的情况。验证了非平衡态热力学稳定性分析在热声发动机自激
建立了采用U型谐振管的驻波型热声发动机,将液柱引入U型谐振管,与热声核部分的气体工质形成气-液耦合振动系统。采用水作为液柱,以氮气和氦气分别作为气体工质,进行了气-液工质耦合振动与单纯气体工质热声发动机性能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氮-水还是氦-水耦合振动热声发动机系统均获得了低于8Hz的谐振频率,气-液耦合振动系统的谐振频率明显低于单纯气体系统;采用气-液耦合振动能够获得比单纯气体系统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