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壳氧逸度的长期演化及其对地壳性质的制约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大陆地壳的氧逸度主要在QFM-2到QFM+8范围内,可能在过去的约35亿年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或者至少说陆壳在约35亿年前就达到了当前的氧化还原状态);大陆地壳在约40亿年前处于较还原状态,其氧逸度主要在QFM-10到QFM+4范围内;大陆地壳的氧逸度自约40亿年前到35亿年前逐步向较氧化状态过渡,意味着地壳在这段时期内可能经历了显著的再造和再循环作用。大陆地壳在约40至35亿年间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极有可能引起了深部地壳的连续脱水作用,并进而影响了地壳的生长和板块构造运动。
其他文献
  通过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研究和显微测温可以发现,钼矿床成矿早期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多为气液两相型,含少量CO2型包裹体和子晶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00~550℃,盐度为7.59
  油气还原作用在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的成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油气渗出与富铀含氧水的渗入时间先后关系,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与油气还原相关的典型砂岩型铀矿成矿作
以小金海棠、山定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二个苹果基因型铁离子吸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山定子幼苗对铁离子的吸收均符合Michaelis-Menten离子吸收动力学规律,除基因型
1987年第一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北京设立,在随后的8年中,每年有平均不到1家机构建立。此后,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逐年增多。目前,北京已有89家外资企业投资设立了109
  本文对大福楼矿床最新开拓坑道中的样品开展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学、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流体包裹体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是H20,石英矿
会议
  造山带M型橄榄岩记录了大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俯冲陆壳衍生的流体和熔体对上覆岩石圈地慢的交代作用。由于这些橄榄岩最初位于大陆俯冲带上部的大陆岩石圈地幔楔底部,它们在
  本文拟通过开展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岩浆源区性质、形成构造环境及区域岩浆活动特征。结果显示:1)龙宝山碱性杂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正长岩和二长斑岩,属于中
会议
  下地壳组成的岩石大部分是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新形成的,而且其形成时代跨越了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因此,在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演化过程中,古老的下地壳曾遭受了多期次的强烈改造,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