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过境货物知识产权执法法律问题研究--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

来源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理事会条例中对知识产权执法范围的扩大与国际公约中的过境自由原则存在冲突.从欧盟的实践判例出发,对知识产权执法的态度在变化.对我国来说,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强过境知识产权执法使得发达国家更加关注我国知识产权问题,同时也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提出挑战,如何应对值得重视.
其他文献
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借鉴外国法、运用比较法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有关涉外法律方面借鉴外国法;第二种情况是在国内事务的领域中借鉴国外的相关立法;第三种情况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制定国内法参照国际标准.本文笔者重点放在第一种情况,即涉外民商事法律方面借鉴外国法.同时运用"法律移植论"与"法律本土论"分别分析.
文物所有权争议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律选择规则的复杂性.分析比较现行立法与司法实践,确立适用于文物所有权争议的法律选择规则,可以考虑以文物原属国法律的适用为主,同时兼顾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在原属国法律不能对善意第三人提供保护时赋予当事人协议选择法律的权利,若当事人未能达成协议,为了确保法律适用的明确性和一致性,则适用诉讼时文物所在地法律.物之所在地法原则己经根植于众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之中。
State immunity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complex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arbitration is a preferable way of dispute resolution for intemational commercial disputes.When a state or sta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深化中国与亚非欧国家地区间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战略构想.从海运贸易角度来看,由于沿线国家存在着海事法律冲突并且缺失配套的区域性统一海商实体法以及海事国际私法制度,丝绸之路建设面临着法律风险与挑战.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法律一体化为视角,在进一步完善中国与沿线各国间法律协调机制的基础上,针对涉外海事关系法律适用问题提出创设区域性统一国际私法典以及构建由我国主导的区域性统一
法律规避问题一直是国际私法领域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随着国际民商事交往活动的增多,法律规避现象频繁发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然会使这一现象加剧.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该如何对待和应对法律规避问题,更好的促进我国贸易发展,维护我国法律尊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一带一路"是中国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提出的国际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是它的五大合作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离不开海外华侨华人的参与和支持,而依《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和中国国内法律规章的有关规定,领事的保护对象是派遣国及其国民(包括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此情况下,华人包括外籍华人和无国籍华人可否成为中国领事的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战略决策,不仅是中国实施"走出去"对外经济战略发展的必然,更彰显了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大国风范,但这一战略必须建立在法治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一系列贸易、投资协定、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组织章程等法律方式来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法治化,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提升国际规则话
"一带一路"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长期战略,而沿线地区国家长期缺位于国际交往,可供适用的法律规则严重缺失,因此在同其进行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依据"符合法律原则",逐步建立判例规则、习惯规则,借用现有的但成员国尚未加入的国际公约等,缓解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的法律障碍.
游客权益保护是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国政府都很重视.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针对跨境游客权益屡遭侵害和危及游客人身安全紧急事件频发的现状,区域组织和各国已开展跨境游客保护的国际合作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旅游业的发展应加强国际层面的协同与合作,建立一套完整的跨境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旅游业发展制度上的有力保障.
外国法查明是国家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准确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基础.鉴于我国当前的外国法查明制度的立法规范略显粗糙,暴露的理论和实务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为了司法保障"一带一路",增强裁判的国际公信力,必须通过确定外国法查明的责任主体、制定外国法查明的后续补救措施、建立法官职业学习体系和平台、搭建"院校"合作的司法协助机制等四种方式完善外国法查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