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轧辊磨削周期对辊耗的影响

来源 :中国金属学会200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暨第七届轧钢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韶钢中板厂的轧辊使用情况.通过长期对轧辊的磨削和在线使用的跟踪与观察,分析大量的实测数据,找出轧辊的磨削周期、表面硬度及磨削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轧辊的磨削最佳周期,在降低轧辊清耗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本钢1700mm轧机在2001年9月进行了现代化改造,由德SMS和美国GE公司分别承担机械和电气及计算机的工程项目.本文论述美国GE二级计算机系统设定模型的热负荷调试、消化、研究、优化.论文重点是负荷分配模型,包括负荷分配的方法,负荷分配模型的优化,影响负荷分配的其他因素.指出负荷分配要综合考虑轧制力、轧制力矩、轧制功率.要考虑轧制过程动态变化的影响.
文章简要叙述了本钢热连轧主传动采用的美国GE Innovation Drive系列IGCT交-直-交变频调速系统的构成及特点,定性地介绍了本系统采用的三电平PWM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和数控系统的组成以及传动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文介绍本钢1700mm高压水除鳞系统的发展,改造思想和特点,及除鳞系统设备能力、供水系统、除鳞装置、技术设备的引进.
马钢H型钢生产线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H型钢、U形钢板桩、工字钢等110余万t,产品除满足国内工程建设的需求外,还有近30万t出口到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开发的产品规格达到174个,开发的新钢种基本包括了日本、美国、英国和欧盟结构用钢标准中的常用钢种.还开发了铁路车辆、海洋石油平台、建筑用防火钢等特殊用途专用产品.
阐述了首钢中厚板技术改造工程的背景和目标,介绍了3500mm中厚板四辊精轧机液压AGC及控轧、控冷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过程控制计算机、基础自动化计算机以及网络系统的硬件配置、重要轧机传感器和轧线检测仪表的选型和布置,叙述了过程自动化、基础自动化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
分析了我国中厚板行业的现状和加入WTO以后的形势,指出进行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实现轧制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发展我国中厚板行业的正确途径.
为有效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加强质量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多品种、全方位地拓宽了"降损"范围,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文研究高镍铬轧辊的切削性能,探讨工件材料的硬度、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对切削加工的影响,以及切屑形态、刀具磨损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切削高镍铬轧辊中主要矛盾与刀具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切削参数之间的关系.
本文介绍了从美国CONSARC公司引进1100mm/15t电渣 炉设备装备情况和工艺技术水平,以及设备和技术的国产化.电渣重熔技术的采用,为邢机冷轧辊生产实现高洁净度、显微组织致密、冶金质量提高奠定了基础,并对Cr5﹪、Cr8﹪的电渣重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提高神经元网络预报轧制力的精度,首次将轧制力模型的自适应过程引入到神经元网络用于轧制力预报,并提出一种新的结合方式.通过某厂2050mm热连轧组上的在线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在采用新结合方式后,神经元网络的预测精度得到很大改善,为神经元网络预测轧制力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