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越南区域合作潜力巨大

来源 :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k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越两国区域合作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不仅“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构想达成战略对接,“澜湄合作机制”下的中越合作也卓有成效.尽管近些年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一直影响着中越两国关系的稳定性,但双方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依然使中越合作存在巨大的空间.特殊的地缘和多重合作机制又保障了中越区域合作的长期稳定性,区域合作的成效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双方关系的全面稳定.
其他文献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方面出发,应用熵权TOPSIS模型对江苏省近年来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行诊断分析可以对优化区域土地的合理开发,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自2006年到2016年期间经历了从一般到良好的发展过程,通过障碍因子诊断出土地利用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子目标的障碍度逐年下降,而生态功能子目标的障碍度近年呈上升趋势;可以发现近年来制约
耕地资源肩负保障粮食安全、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职责,科学判定不同区域耕地利用特征对促进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改进传统引力模型,对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不同城市间经济发展联系量及引力值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性进行测算,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对不同区域的耕地利用差异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相似城市经济圈内不同区域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科学研究支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耕地动态变化较强的区域范围,随
高寒草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将会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本研究基于改进CASA模型计算若尔盖县2002-2012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并分析若尔盖县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演变机理,为若尔盖草原的生态恢复管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线性趋势拟合法研究县域NPP的时空格局,结合相关系数法、缓冲区分析等方法探析成因.研究结果显示:①若尔盖
土地整治已成为中国最大规模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之一,其深刻地影响着区域乃至全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过程,也对生态系统服务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在阐述土地整治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地整治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尺度效应研究进展,提出了土地整治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展望:加强土地整治同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之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对农地规模流转进行适宜性空间分析,总结区域农用地的现状特点并提出农地规模流转的提速策略.研究方法:首先以自然资源禀赋理论为基础,考虑地势地貌、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农用地综合质量评价;然后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农用地连片性的分析;最后采用四象限法,划分农地规模流转的适宜性类型并基于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结果:将农地规模流转适宜性分为适宜
农村宅基地的退出是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探索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方式是助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江苏省阜宁县为例,在梳理国内部分地区宅基地退出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多元路径下的宅基地退出方式,综合分析农村宅基地退出效益,并就其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为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目的:从农民意愿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区制约农民耕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我国中西部类似地区逐步建设有序的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农用地整治和规模化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实证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区耕地流转类型单一、规模较小;耕地流转方式以出租为主,流转途径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不规范、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交易市场不完整;农户自身对耕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意识不强、
品种差异对水稻生产成本和产出具有影响,是确定农地适度规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文根据湖南省沅江市2015年、2016年农户常规稻和杂交稻成本投入和产出情况,通过统计分析证实单季稻不同品种间存在投入与产出差异;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目标值确定不同品种的农地适度规模.结论如下:杂交单季稻的劳均农地适度经营规模范围是2.09~52.91hm2,而常规单季稻在投入少产量高的情况下,劳均最小经营规模为2.
土地生态安全的稳定与否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本文运用PSR模型并增加一个基础准则层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选取西安市2006-2015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西安市在2006-2015年这十年中,土地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只在2012年和2014年出现较大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年降水量低、化肥施用量高等因素引起的.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改进策略.
本研究采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以正镶白旗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对耕地荒漠化进行定量分析.具体采用目前较新的方法即构造Albedo-NDVI特征空间,分析地表反照率与植被指数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荒漠化分级指数,制图输出,从而了解正镶白旗耕地荒漠化现状.研究表明:正镶白旗荒漠化耕地主要分布于南部及西南部,其中1889.43hm2为未荒漠化面积,8726.76hm2为轻度荒漠化面积,4150.6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