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是实现"绿色植保"极有希望的途径之一。烟草黑胫病(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是烟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其危害大,防治困难,病原菌对烟草专用药剂——甲霜灵锰锌容易产生抗药性,从而增加了防治难度和成本。国家"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无公害烟叶工程",本研究旨在响应国家绿色烟草战略,因地制宜,通过利用生物多样性措施,即在冬季赋闲期种植绿肥黑麦草,在烟草大田生育期间作黄豆、绿豆模式,达到隔离烟草黑胫病菌、防止其随水流在田间扩散,通过大田施用拮抗菌模式,对烟草黑胫病进行生物防治,从而达到控病、促产的目的。试验选择在酉阳县板溪乡,海拔750m,依据重庆烟区绿肥种植的已有经验,选择黑麦草作为供试绿肥品种,2007年10月下旬烟田茎秆清除完毕后播种,均匀撒播,播种量5kg/667m~2,翌年春即2008年4月上旬,进行黑麦草牛犁翻压,翻压量750~1500kg/667m~2。烟草品种为MS云烟87,2008年5月5日烟苗移栽入大田。烟苗移栽前7天播种烟农多年种植的本地黄豆品种,5月底播种本地绿豆品种。采取4垄或5垄烟间作1垄黄豆(或1垄绿豆)的4+1、5+1种植模式,黄豆或绿豆的垄宽与烟垄一致,以便于耕作管理,每垄种植黄豆或绿豆3行,每穴播种3~4粒,播深4~5cm,并敷土,底肥为当地常用农家肥。烟株大田生育期施用的两种拮抗菌剂为:生防菌1(编号P-70-3)、生防菌2(编号P-72-10),均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t),筛选自重庆烟区发生有黑胫病的健康烟株根围。生物多样性处理田:采取冬季种植绿肥黑麦草,烟草大田生育期除种植两种模式的黄豆、绿豆外,还针对性地在烟苗移栽期、团棵期、旺长期施用3次生防菌剂防治黑胫病,稀释目标浓度10~8CFU/ml,采用灌根处理,依据烟株大小灌施剂量200~500ml;其他管理措施与对照田一致。对照田:冬季不种植绿肥黑麦草,大田生育期不种植黄豆、绿豆,大田期施用清水作空白对照,采用烟叶生产的常规耕作管理措施。试验结果显示:(1)与对照田相比,黄豆间作烟田的黑胫病初见日期明显推迟,其中5+1模式发病推迟13天,4+1模式发病推迟13~48天。(2)与对照相比,黄豆、绿豆间作烟田的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田,两者4+1模式的相对防效分别达到85.9%、98.5%,绿豆间作4+1模式的相对防效最高,其5+1模式的相对防效最低。(3)田间观察与调查表明,采取黄豆、绿豆间作模式,可阻隔黑胫病在田间的扩展蔓延。(4)通过对试验烟田黄豆、绿豆的产量进行测定估算,结果显示:黄豆产量平均可达282.5kg/667m~2,绿豆产量平均可达255.2kg/667m~2,黄豆烟田平均实际增收19.5元/667m~2,绿豆烟田平均实际增收94.0元/667m~2,这表明烟田采取黄豆、绿豆间作,其实际产值接近理论产值,甚至略高于理论产值。(5)在烟田发病条件下,间作模式按至少挽回15%的产量损失计算,即考虑黄豆、绿豆间作及施用生防菌剂可推迟、减轻烟田发病,本研究采用生物多样性处理烟田,其理论上的收益更大,黄豆烟田可理论增收204.5元/667m~2,绿豆烟田可理论增收318.0元/667m~2。总之,该试验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处理田采取冬季种植绿肥黑麦草,大田生育期间作黄豆、绿豆,并针对性地施用生防菌剂的生物多样性控病模式,能有效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与为害,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进一步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的价值,为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烟草其他土传病害提供了可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