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动力降尺度对中国区域气候的模拟评估

来源 :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力降尺度方法可以有效改善CMIP5全球耦合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模拟能力的不足.针对全球模式在空间分辨率和下垫面粗糙等方面的局限性,利用变网格大气环流模式LMDZ4.0分别单向嵌套BCC-csm1-1-m、FGOALS-g2和IPSL-CM5A-MR三个全球模式,对东亚地区进行长时间积分模拟试验,检验了嵌套模式和全球模式单独使用时对中国地区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性能.具体表现为,所有模式都能够较好地表现出中国区域温度和降水空间分布型,LMDZ4较好地刻画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祁连山等复杂地形的变化,模拟的气温和降水的强度和位置比全球模式的模拟结果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分辨率相对较低的FGOALS模式,降尺度的改善幅度大于BCC和IPSL模式.降尺度效果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春、夏季的降尺度模拟精度提高更明显.平均值与季节循环的模拟能力表现并不一致.站点的模拟检验显示,动力降尺度的地形更加接近实际地形,降水和气温偏差减小,对气温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均值,而降水模拟的改善则表现在标准差.气温在全球模式的地形效应校正效果明显好于降尺度的校正效果,模式中地形的精确程度对气温的模拟有重要影响,降尺度模式之所以模拟效果优于全球模式,对地形的精细化描述是重要因素之一.模式模拟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与实测值之间的差异较大,相对于对气温趋势的模拟能力,模式对降水的趋势系数模拟效果较差.模拟偏差来自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包括全球模式和降尺度模式各自的系统性偏差以及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对区域及全球能量和水循环的影响是国际大气-水文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其中缺乏长期稳定的水文气象要素观测资料是高原研究发展的瓶颈,尤其是研究需要用到涉及水文气象的所有要素,包括辐射、温度、风速、降水、蒸散、土壤湿度、径流量、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流域总水量变化等.遥感技术在获取时空上复杂多变的水圈信息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报告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地球遥感观测比如全球卫星计划TRMM/GP
在我国近32000 Km(其中大陆岸线18000Km)多的海岸线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海岸侵蚀问题,海岸侵蚀是当今全球海岸带普遍存在的灾害现象.20 世纪上半叶,我国沿海大部分侵蚀海岸范围尚不突出,但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海岸侵蚀日渐明显,至70 年代末期除了原有的岸段侵蚀后退之外,不断出现新的侵蚀岸段,总的侵蚀正在不断增加,侵蚀程度加剧.海岸侵蚀最直接的危害是破坏沿岸建筑物,造成道路坍塌中
利用全球闪电定位网(WWLLN)的连续闪电定位资料以及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中心的台风资料研究0908号台风莫拉克中闪电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外雨带是出现闪电最多的区域,在热带风暴至强热带风暴阶段,台风结构发展变化最迅速,闪电较为活跃;在台风阶段,台风结构相对稳定,闪电总数有明显下降,在莫拉克登陆-入海-再次登陆的过程中,闪电数量较少且呈现出三次波动;随着台风系统减弱变性为温带气旋,闪电数量趋于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ionospheric "strong range spread F" (SSF)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the occurrence of scintillations caused by equatorial plasma bubbles.However,there is no report o
土壤水分是陆气相互作用的主控因子,对农业、生态、大气和水文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水分具有高时空变率,是地表状态中最难测量和估计的变量之一.本研究结合微波卫星数据和陆面过程模型,发展了一套空间分辨率为0.25度、时间分辨率为日的中国区域土壤水分产品,覆盖了微波卫星AMSR-E的整个在轨运行时间(2002/6-2011/9).首先,我们使用了能估计系统参数和状态变量的具有自校正功能的陆面数据同化系统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青藏高原的湖泊出现了显著变化,高原腹地的湖泊面积大幅度扩张,而高原南部的湖泊明显收缩。本文探讨了这些变化与气候变化和冰川消融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原腹地的降水有增加的趋势,导致了更多的径流,从而引发了湖泊的扩张。在高原的南部和东部,降水有减小的趋势,而蒸发持续增加,导致径流减小,湖泊收缩。进一步的模拟表明,在受冰川消融影响的大湖泊,冰川消融对湖泊扩张有显著贡献。例如:冰川消融
Accurate spatiotemporal snow data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climate systems and managing water resources in cold regions.This paper describes a snow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 that employs the ensem
气候变化对我国东部季风区水旱灾害的影响与适应性对策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尤其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季风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旱涝灾害频繁。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过去30多年中国北方地区旱情加重,水生态环境恶化,南方地区极端洪涝灾害增多,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承担的国家973项目“气候变化对我国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与水
青藏高原覆盖面积约占中国领土的四分之一,平均海拔超过4000m.已有的研究表明,青藏高原通过其热力和动力作用对大气环流和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叶笃正1958,1979;Flohn H.1968).深入开展青藏高原物理过程及其气候影响的观测、理论、和模拟研究有助于提高气候预测水平,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具有重大的社会需求.开展亚洲大地形对全球夏季风影响的研究不仅有重要的社会需求,而且是世界气
The TPV is a major weather system that causes precipitation in summ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It usually generate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plateau and disappears in the east.One noteworthy fe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