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至“五四”文学变动说略

来源 :2004年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晚明至“五四”之间三个多世纪波澜壮阔的历史演进中,蕴含着许多耐人寻味的理论课题。本文从士林风尚的转换入手,阐述了晚明至“五四”时期中国文学所经历的变动,以及这种变动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其他文献
金庸以及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现代白话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雅俗对峙,到了金庸这里,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金庸深厚的文化素养,广博的知识,使他把向来被划入"俗"文学的武侠小说写出了十足的风雅,从不同的角度满足了不同文化阶层读者的不同期待视野。金庸在向我们展现一个个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之余,也在我们眼前打开了一幅幅生动、变幻的风景画卷.他的小说在地理沿革
金庸是一个多义世界.本文打算在简要梳理已有的几种意义读解的基础上,从中国文化现代性角度去尝试另外一种阅读方式,以就教于方家。
在当今中国论坛,关于金庸作品的见智见仁仍未平息.虽然有诸如将其列入百年中国小说大师阵营,和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等这样的一些举措;但认为它们大体上只是一种有益身心的消遣性读物的观点,同样也仍有着相当的影响.对于这场诉讼已久的笔墨官司,究竟怎样评估金庸文本中侠义叙事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品位,这一直是焦点所在,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1994年10月25日,严家炎先生在北京大学授予金庸先生名誉教授的仪式上认真论及了金庸小说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认为:"金庸小说实际上是以精英文化去改造通俗文学所获得的成功.……金庸小说的出现,标志着运用中国新文学和西方近代文学的经验来改造通俗文学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说五四文学革命使小说由受人轻视的闲书而登上文学的神圣殿堂,那么,金庸的艺术实践又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文学的宫殿.金庸小
金庸小说的生命力在于它有广大的读者群,是"大众"小说.能够得到中国大众的如此青睐,除了小说的情节被中国大众喜闻乐见以外,还有它的思想内涵能够被中国大众所接受.既要以愉我情,也要深获我心,这是小说畅销的基本条件.金庸小说也是"中国式"的小说,它基本上是用中国式的小说结构写出了中国历史和中国功夫."大众性"和"中国式"是金庸小说的特征,也是本文的基本思路.根据这样的思路,本文将分析金庸小说的中国道德文
高辛勇在(结构主义与叙事理论)分析人物、埸景与叙述时,解释查特曼理论中有关「埸景」的说法:陈述可分两大类,其一代表动态的事件,另一代表静态的景物。动态的事件又可分爲两类:一种可用英文do代表,另一可用happen代表,而「存在髓」或「景物」包括人物与时空背景的「埸景」。前者「人物」有行动能力,後者「埸景」无此能力。本文以新加坡华文文学爲例讨论「埸景」与文学创作。
本文研究「孤岛」原爲西方语言学术语,是约翰·罗斯在1967年根据乔姆斯基所提出转换生成法的制约条律,发展出来的理论概念,描述不可移位的构成成分在句子中形成封闭的结构单位的语法现象。笔者并非语言学专业,借用这一概念,着眼点即在其所强调的封闭、不容移位的属性,正好适合形容新华作家英培安和希尼尔,说明两人的小说既富於原创性,自成体系,又极具排他性,使欲追步者难以模仿,无从「克隆」,故而在这三十年来的新华
本文分析了林纾对中国文学语言演变的贡献。文章指出,林译小说中的语言既有传统古文的某种韵味,同时又进行了通俗化的“改革”,显得更为生动、形象、明快而流畅,尤其译文中出现许多白话,使得林译小说的语言较之传统古文更接近口语。
本文对唐伯虎的“续写”问题进行了探讨。唐伯虎五百年前曾有声有色地生活在江南的“金粉福地”。关于他的趣闻轶事,在他身后的四百余年间喧传不已。“唐伯虎”这个名字连同他曾经包蕴的文学内涵一起,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手进行再加工,从而发酵、膨化,产生了一大批既相关又不相联的作品。
本文对散文的柔性美进行了探讨。文章阐述了欧阳修、朱自清散文所具备的纤徐婉曲,流韵始远、蕴蓄吞吐,含意更浓、平易自然,传情尤切、清音幽韵,其味无穷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