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会诊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81例体会

来源 :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q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适用于肿瘤及其他慢性疾病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超声引导PICC置管技术具有可视、精准、置管成功率高等优势。作者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受邀对81例疑难病例进行护理会诊,行床旁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成功80例,置管成功率98.77%。从病例分析指出,选择最佳置管时机及置管方式是确保置管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特殊病例置管前需做好预见性护理。同时提出了提高置管成功率的操作技巧。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65例糖尿病性外阴炎患者随机分为33例治疗组和32例对照组,设计对比试验,观察中药熏洗加内服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的疗效。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织33例,有效率90.91%,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本组病例观察的中药熏洗方和内服方治疗糖尿病外阴炎,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是减轻患者病苦的好方法。
本研究对96例老年2型糖尿病骨代谢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探讨糖脉康对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表明糖脉康颗粒能有效改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减轻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等临床症状。
本研究选择具有血瘀证的T2DM合并CAAS患者通过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 )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 )、内皮素(ET-1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血瘀证的病理基础及丹红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依据。
糖尿病泌汗异常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基础上、给予甲钻胺1mg,静滴,1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降糖的同时,加用芪牡敛汗汤。结果: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通过观察中药复方(泄浊饮)对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了泄浊饮对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SD大鼠早期肾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肝炎患者相对接受静脉输液的概率很大。反复多次的住院输液,使患者身心倍感痛苦,对静脉血管也造成损伤。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自2002年对部分住院患者应用浅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既不损伤血管又方便用药,患者既减少了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又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只得在肝炎病患者中推广应用。
静脉输液所用器械的安全性及选择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静脉输液的安全性。文章就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相关用具的合理选择及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提高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保证病人输液安全。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位于上腔静脉时,称之导管异位,其中发生最多的是误入颈内静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28例经PICC置管的昏迷病人中,其中8例误入颈内静脉。文章就可能导致PICC置管误入经内静脉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昏迷病人PICC置管误入颈内静脉与颈内静脉解剖有很大关系,颈内静脉粗大以及相关部位静脉瓣的存在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肿瘤日间化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60例病人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导管堵塞发生率为3.13%,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4.16%,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04%,导管穿刺处未发生相关感染,未发生导管破裂、脱出等并发症;总体满意度9
POWER PICC优点很多,但在插管过程中和导管留置期间很有可能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如果对其处理方法选择不当,就会发生导管的使用时间明显缩短,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次研究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接受POWER PICC置管治疗患者290例,对其常见的并发症,即导管堵塞、静脉炎、局部渗血渗液、导管移位及过敏反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