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PTEN与去磷酸化FAK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TEN、FAK在口腔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的方法检测34例口腔鳞癌,17例口腔扁平苔藓,15例白斑和10例正常黏膜标本中PTEN、去磷酸化FAK蛋白的表达,分析各个指标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和去磷酸化的FAK阳性表达率均为73.5%(25/34),与正常黏膜,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对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相关系数r=0.71,P<0.01,有统计学差异,表明PTEN与去磷酸化的FAK存在正相关.结论:PTEN、FAK在口腔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With the number of complex catheter ablation procedures increasing , procedure-related acute cardiac tamponade is encounte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laboratory.Survi
研究背景:自体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由于取材方便、体外扩增能力强、无免疫原性、不涉及伦理道德、基因转染效率高等特点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临床再生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会议
目的:建立经导管穿刺法制备室间隔缺损(VSD)模型.方法:健康杂种犬8条,体重15~20kg.取4条犬麻醉后行64排螺旋CT心脏扫描,测量犬室间隔的空间位置,确定与室间隔平行/垂直的X线透视角度.8条犬静脉麻醉后在X线透视下经颈内静脉途径应用Brokenbough房间隔穿刺针穿刺室间隔,穿刺进针点靠近三尖瓣环,右室间隔前、中1/3交界处.穿刺成功后送入左房钢丝至左心室,并使用直径6mm长40mm聚
目的:探讨通过体内诱导法得到的荷瘤耐药动物,利用其肿瘤组织获得细胞株耐药性表达情况.方法:以人舌癌Tca8113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荷瘤动物的细胞培养获得,对照组体外连续培养诱导其产生耐药性.用MTT法检测细胞耐药指数,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耐药蛋白P-gp、GST-π、MRP和TopoⅡ的表达,RT-PCR检测耐药基因MDR、MRP和GST-π的表达.结果:体内诱导较体外诱导可以获得更高
患者,男,48岁。主诉:舌背有一肿物3个月。临床检查:舌背前份触及3 cm×4 mm大小,质实,界不清的肿物,舌背局部颜色正常,无红肿,无触痛。辅助检查:血常规各项指标正常。临床治疗:局麻下切除舌背肿物活检,缝合两针,一周拆线,一期愈合。病检结果:肌肉内血管瘤。肌肉内血管瘤是一种位于横纹肌内的血管瘤,发病因素很多,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胚胎期中血管网分化过程异常导致不正常血管网残留在肌肉内形成的良性肿
会议
目的:总结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应用于口腔口咽癌手术所致大型组织缺损的体会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因口腔癌或口咽癌手术治疗导致口腔颌面大型组织缺损均选用胸大肌岛状肌皮瓣同期整复.男39例,女19例,年龄26~79岁,中位年龄56岁.舌癌39例,均为T3、T4期患者;颊癌6例;下颌牙龈癌波及口底5例;口底癌5例,其中1例是舌癌术后5年口底复发,3例累计双侧口底;口咽癌3例.所有患者术前检查未发现远处转
目的:探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与舌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NOS的表达及用D2-40标志癌周微淋巴管(micro lymph vessel density,MLVD),运用半定量记分判断iNOS的表达,Weiden法进行淋巴管计数,评估iNOS与MLVD及舌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iNOS在正常舌
高质量的影像学检查是临床正确诊断、治疗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我院影像学检查设施和效果均处于较高水平.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诊断对于更精确检查效果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影像学检查.其中,口腔数字化x线成像和锥形束CT(CBCT)在我院的使用日益增多,应用前景十分好.2010年我们承担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资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对近年来口腔医院临床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内容包括
会议
目的:分析在我院接受上颌骨CT扫描的310患者中,上颌窦骨间隔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 2009年在我院影像中心接受上颌骨CT扫描的患者共310例,620侧上颌窦.其中无牙颌89例,有牙颌221例.从CT断层扫描数据观察上颌窦间隔是否存在,将存在上颌窦骨间隔的病例数据导出,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上颌骨间隔的形态.结果:310例患者平均年龄是59岁(16~80岁),620侧上颌窦
目的:了解25年来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及构成特点.方法:对198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损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住院患者共1498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年龄段,占48.1%、26.1%,男女比例为4.2:1;损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伤、工伤、斗殴伤;单纯软组织损伤为244例,占16.3%,颌骨骨折为1254例,占83.7%.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