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农药学教学科研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单因素优选法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优配方为:戊唑醇43%,T-500 2%,T-400 0.5%,Tanaform AF 0.3%,黄原胶0.2%,苯甲酸钠0.15%,NaOH(5%水溶液)2‰水补足至100%.最佳加工工艺:乳化机预分散10min,立式砂磨机砂磨2h,氧化锆珠(中1.Omm)最佳用量(Ⅴ)是样品质量(m)的1.5倍.该悬浮剂产品悬浮率为95.4%,(54±2)℃热贮14d,无析水、分层现象,有效成分分解率≤5%,倾倒性合格,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悬浮剂国家标准.
其他文献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连续监测了2010-2012年间浙江省果蔬灰霉病菌对Qol类杀菌剂嘧菌酯的敏感性变化,结果表明病菌群体中的低敏感性亚群体的比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ECs0值>5mg/L的菌株的比例分别为12.5%、15.8%和28.3%.在菌丝生长阶段旁路氧化对灰霉病菌对嘧菌酯敏感性的平均相对贡献值F为2.91±0.89,在孢子萌发阶段旁路氧化的平均相对贡献值F为5.72±2.82.嘧菌酯抗药性
为探索薄荷提取液是否对蚜虫具有杀虫作用,本文以干薄荷和鲜薄荷为材料,选择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采用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提取物,采用叶片药膜法初步研究了各种提取物对蚜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及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薄荷提取物对大豆蚜的杀虫效果存在差异,其中,干薄荷提取物的杀虫效果优于鲜薄荷.针对干薄荷提取物,4种溶剂中,以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好,在5g/L下对大豆蚜的死亡率达91.8%,其次是乙腈
本文通过在雷公藤悬浮细胞中添加洛伐他汀、矮壮素、壳聚糖及壳聚糖与矮壮素组合,并采用HPLC检测分析不同处理下雷公藤茎和叶悬浮细胞团中内酯醇、吉碱、次碱的含量.探讨抑制剂和诱导子对雷公藤悬浮细胞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为提高雷公藤悬浮细胞团中次级代谢产物的含量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洛伐他汀对雷公藤叶悬浮细胞团中内酯醇、吉碱和次碱积累均有影响,内酯醇和吉碱含量分别在30μM和3μM浓度处理7d后达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the rice striped stem borer (RSSB)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lepidopteron insect pests of rice in Asia.The registration of chlorantraniliprole added an option for the chemi
优化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测定其除草活性,为以猪毛蒿为资源开发除草剂奠定基础,为猪毛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乙醇浓度、超声功率、时间、温度和料液比对提取物除草活性的影响.采用生物测定法测定除草活性.经正交试验确定猪毛蒿除草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50%,超声功率800w,时间30rain,温度50℃,料液比1:20.在该工艺条件
内生真菌J46菌丝体及其发酵液对单子植物的除草作用大于双子叶.苗前土壤处理J46菌丝体片段悬液对小麦、马唐、雀麦、水稻、稗草、狗尾草的出芽抑制率分别为94.1%、85.2%、83.3%、71.4%、70.0%、66.7%; J46发酵液对稗草、雀麦、狗尾草、马唐、早熟禾的出芽抑制率分别为95.0%、92.0%、91.8%、86.7%、85.8%.苗后叶面处理J46菌丝体活体能使单子叶植物小麦、狗尾
Flavin-containing monooxygenases (FMO) are the phase Ⅰ metabolism enzymes playing important role like CYPs in the oxidation of most nitrogen-, sulfur-, and phosphorus-containing chemical xenobiotics.T
In an attempt to find the biorational pesticides, a series of novel acylthiourea derivatives of cantharidin (1) were designed,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bioactivity against T.Cinnabarinus an
稗草(Echinochloa spp.)是我国稻田主要恶性杂草之一,西来稗(Echinochloa crusgalli var.zelayensis)是华东地区稻田主要稗草种类之一,二氯喹啉酸(quinclorac)是我国过去近二十年稻田主要的除稗剂之一,近几年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日趋严重.本研究以上海松江新浜生物型、江苏常州武进生物型、江苏泰州姜堰生物型、江苏镇江丹阳生物型和江苏农科院西来稗
为发现结构新颖的高活性农药先导化合物,本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对设计合成的15个新型11H-苯并[a]咔唑类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和杀虫活性研究.生物活性测试结果初步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和较好的杀螨活性.在100 μg/m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所测试的6种病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在500 μg/mL浓度下,化合物f,h,i,o对朱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达100%,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