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图像分割是SAR图像处理的一个基础问题,也是影响SAR图像自动解译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由于斑点噪声的存在,SAR图像分割一直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本文结合SAR图像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域合并的多尺度SAR图像分割算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区块描述,合并规则,合并停止条件.对区块描述包括两个部分,匀质性、形状描述.SAR强度图满足负指数分布,根据最大似然规则得到其匀质性(homo)度量为lnσ+σ/μ,
【机 构】
:
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数字地球实验室 北京100094;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9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分割是SAR图像处理的一个基础问题,也是影响SAR图像自动解译性能的关键步骤之一.由于斑点噪声的存在,SAR图像分割一直是一个公认的难题.本文结合SAR图像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区域合并的多尺度SAR图像分割算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区块描述,合并规则,合并停止条件.对区块描述包括两个部分,匀质性、形状描述.SAR强度图满足负指数分布,根据最大似然规则得到其匀质性(homo)度量为lnσ+σ/μ,其中σ为区域方差,μ为区域均值,形状(shape)描述采用(1)紧致度l/√n,其中l为区域长度,n为区域面积,(2)边缘光滑度,利用曲率代价函数(curvature penalty)∑iΣj∈Niβ(1-δ(fi-fj))来描述,i为区域边缘的像素,j为i的邻域像素,δ是Kronecker delta函数,β为权重,即当i,j具有不同分割标记,则代价函数增加β.区块合并的目标函数h=s* homo+(1-s)*shape,其中s为权重,s∈[0,1].采用的合并规则为局部最优(Local mutual best)合并规则[1-],在目前的合并规则中,局部最优合并规则有着较小的时间复杂度和稳定的合并结果,其合并规则如下:如果区域A、B为相邻区域,且互为最小合并代价区域,则合并A、B.其中合并代价为h=(nA+nB)hm-nAhA-nBhB.当合并代价高于阈值T时,则不合并A、B.反复迭代,直到没有区域合并为止.与当前在SAR分割上表现较好的水平集算法[2-]比较,所采用的数据为文献中提供的ERS-1数据,数据场景为农田,图像大小为250×250.分割结果如图1,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区域描述能很好的表示SAR图像的区域信息,分割结果比水平集算法更为细致,在区块保持上和水平集有着相近的效果,在相同的运行环境下,本文方法运行时间为5.6秒,而文献[2-]中的方法需要112秒,本文方法在运行时间上有着更高的效率.
其他文献
人体表面微波三维成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人体隐藏目标检测的高分辨率穿透成像技术,以微波作为探测手段,通过主动非接触式非电离辐射大带宽信号、结合天线阵列技术获取人体表面及附属物的高分辨三维图像。与可见光、红外光相比,人体微波三维成像具有更好的穿透性;与常用的金磁力针、金属武器检测门等相比,能够提供毫米级甚至更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像;与X光相比,人体微波三维成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采用非接触、非电离辐
地表微波发射率是描述地面微波辐射特性的重要参数,在被动微波遥感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受植被覆盖度、植被结构、土壤水分、地表粗糙度等因素影响。除了模型理论模拟地表发射率之外,通过星载仪器估算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理解全球地表微波辐射特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种卫星陆表发射率产品,然而其验证和地学理解是该类卫星产品的关键问题。基于微波物理模型的理解,本研究拟结合影响地表发射率的产品数据开展交叉关联和对比
陆地表面发射率和辐射亮温的估算是地表参数化和大气参数反演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AMSR-E传感器配置研究全球无雪盖条件下采用发射率模型Qp耦合通用辐射传输模型(CRTM)估算陆地表面发射率及辐射亮温。
地表粗糙度是影响土壤水分反演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L波段发展可以消除地表粗糙度的土壤水分算法是非常必要的.半经验的地表辐射模型Hp模型(公式1),形式简单,在L波段与物理模型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H极化RMSE=0.008,V极化RMSE=0.004),因此可以用来作为发展土壤水分算法的基本模型.Rp=1-ep=Hp·rp (1)其中,Re为地表有效反射率,e为地表反射率,r为光滑地表的反射率,H描述
土壤水分(即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表层至地下水潜水面以上一定深度土层的土壤干湿程度的物理量。土壤水分在水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水文,气象和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同时也是土地退化和旱情监测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土壤水分测量方法需要实地操作和繁杂的处理过程,难以获得大范围同步的土壤水分信息。微波遥感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以及对土壤水分的高敏感性,在土壤水分的研究中得到很高的重视。土壤水
回波模拟器是地面检测星载散射计的性能的主要设备,它能为散射计提供全通道的功能性测试以及模拟在轨条件海面回波的定标验证,为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关键的保障作用。散射计回波模拟器采用脉冲重建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全去斜技术,以FPGA技术为和PC技术为依托,全数字化合成海面回波波普。不仅可以有效精确的模拟点目标回波,还能模拟基于散射模型的面目标的回波。全信号散射计回波模拟器核心硬件采取模块化设计,包
利用遥感影像自动提取线性构造,可使用线素追踪算法(STA:Segment Tracing Algorithm)借助其在遥感影像上表现出的色调变化进行解译识别.该方法具体包括6个步骤:1)图像预处理.通过组合不同的波段和线性特征信息来提高图像的线性特征.2)搜索DN的连续方向.以某一像素为中心设置一个11×11像素的小窗口,并从中心设置16个放射状的搜索方向.当ε=5∑i=-5wi(z0-zi)2,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FY-3A和FY-3B分别于2008和2010年发射升空,轨道高度为831km.两颗卫星均搭载有11种遥感仪器,包括3种微波遥感仪器:微波温度探测仪MWTS (MicroWave Temperature Sounder)、微波湿度探测仪MWHS (MicroWave Humidity Sounder)、微波辐射成像仪MWRI (MicroWave Radiometer Ima
简缩极化(Compact Polarimetry,CP)系统通过发射具有特定极化状态的单一极化波,同时接收一组正交回波信号,可以降低全极化(Full Polarimetry,FP)系统的复杂度、数据下传速率和重访周期.全极化干涉(Full-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ic SAR,F-PolInSAR)技术在海洋环境监测、目标识别、城市变化监测、森林参数反演等应用中具有巨大
在海洋遥感中,极化SAR依靠其受干扰小,全天时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用来进行海上交通监测.其中,船舶检测成为这个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实用的海上船舶检测器已发展多年,例如极化白化滤波器(PWF)将极化影像的4个通道重新分配,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白噪声的干扰;极化最大信噪比滤波器(PMF)依据SAR影像上的信号和噪声比例最大进行推倒,同样得到不错的结果.检测之后,结合恒虚警检测器(CFAR)算法,便可以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