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络合聚合制备支化聚合物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_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化聚合物与同分子量线型聚合物相比,具有低黏度、高溶解性和多端基等优点,在聚合物共混、功能涂料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偶氮二异庚腈(V65)和单质碘(I2)原位生成可逆络合引发剂,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二甲基丙烯酸1,4-丁二醇酯(BDDMA)的“可控-活性”共聚反应,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果表明,在MMA/BDDMA/V65/I2/NaI=80/1/1/0.4/0.4 体系中,MMA 和BDDMA 的转化率均达到91%以上.与同分子量的线型聚合物相比,合成的支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明显较低的特性粘度和较小的流体力学半径.并且随分子量的增加,支化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和流体力学半径与对应的线型聚合物相比差距越大,说明聚合物体系中分子量越大支化程度更高.
其他文献
稀土金属催化的基团转移聚合(REM-GTP)是一种获得功能化材料的高效、可控的合成方法.2012 年我们课题组首次将该方法拓展到基底表面,并成功获得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刷.我们从新型表面引发剂体系的设计出发,首先利用紫外光接枝聚合方法在自组装单层膜表面制备侧链含有吡啶的聚合物刷,通过其与茂金属配合物的配位作用,形成表面接枝的大分子引发剂体系,继而引发单体聚合形成侧链,获得具有瓶刷状结构的聚合物刷.实验
Fertilizer utilization rate has been the focus of academic and government in China,Urea,as the most important nitrogen fertilizer,easily occurs volatilization,leaching and runoff,Now,slow/controlled r
结构可调控的接枝共聚物因其可发生微相分离或自组装形成多种功能材料而受到广泛关注,阴离子聚合、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可成功实现性能各异的接枝共聚物的可控合成,在纳米材料的构筑、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的合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高真空阴离子聚合或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合成了PS 等系列大分子单体,并将其分别与第二单体共聚,合成了PI-g-PS、PnBA-g-PS、PS-g-PAAPA 等多点接枝
聚多肽作为一种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本文以L-谷氨酸和低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原材料合成了具有单链和“V 型”聚乙二醇侧链的单体,利用N-羧基内酸酐(NCA)开环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非离子水溶性聚多肽,利用核磁氢谱和体积排阻色谱对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分子量测定.该类聚多肽在水中表现为可逆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且LCST 可通过侧链
近年来,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可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相对于质子膜燃料电池可降低成本等优势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阴离子交换膜作为其核心部件却存在化学稳定性差与离子电导率相对较低等缺点.在该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核磁、质谱研究1-乙基-2,3,5-三甲基吡唑溴盐的碱解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吡唑鎓盐在的5 M NaOH 的D2O(80℃)和CD3OD:D2O(v/v = 3/1,60 ℃)混合溶液中碱解十天后
我们发现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可逆络合聚合催化剂,首次以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作为有机催化剂、碘(I2)与偶氮二异丁腈(AIBN)原位生成烷基碘化物为引发剂在溶液聚合中实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可逆催化络合聚合(RCMP).聚合过程表现出典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特征.单体转化率高达70-85%,数均分子量与理论分子量相接近,且分子量多分散系数较小(Mw/Mn=1.12-1.24).另外,以2-碘-
“棒-线”嵌段共聚物因其较柔性链嵌段共聚物在组装、相分离等领域具有特殊现象而得到普遍关注。其中,以聚芴(PF)等共轭高分子为刚性链段的“棒-线”共聚物已被广泛用于有机光电材料及自组装功能胶束等方面。但大多数研究报道,含PF 的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聚合分散度(PDI),这限制了其性能的研究。本文采用“可控”Suzuki 偶联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成功制得窄分布的“棒-线”嵌段共聚物——聚(9,9-
β 晶型等规聚丙烯(β-iPP)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延展性能和高的热变形温度,是高性能聚烯烃的重要品种。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将β 晶成核剂(N,N-二环己基对苯二甲酰胺,DCTPA)与催化丙烯聚合的Ziegler-Natta 催化剂相集成、具有双重功能的新型催化剂(DCTPA/Ti/Mg/BMMF),使其既能够催化丙烯进行高活性等规聚合,又能够诱导等规聚丙烯(iPP)产生β 晶型,从而实现了β-
含有强极性基团的双取代炔单体一般不能由钨、钼等传统催化剂直接催化聚合,功能化双取代聚炔的合成多通过聚合后修饰方法进行。含碘末端的聚炔前驱体可通过偶联反应实现功能化双取代苯乙炔的后功能化修饰,由于碘末端具有反应活性,前期报道含碘末端的功能性双取代聚炔的合成是先聚合侧链末端为氯的炔单体再通过醚化反应将碘苯接到聚合物侧链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更期望减少反应步骤,直接合成含有反应性基团的聚炔前驱
本文结合多种活性聚合方法得到了单修饰聚合物刷,所得聚合物刷具有结构和数目明确的活性基团,为聚合物纳米体系的精确修饰提供了可能。因聚合方法的多样性、活性聚合的可控性、活性聚合对组分和基团的兼容性,使得该单修饰聚合物刷体系在组分、尺寸、修饰基团类型上具有极强的可控性。此单修饰聚合物体系可以作为纳米模板制备单修饰的无机、有机、杂化纳米体系,为纳米体系的精确修饰提供了通用的制备策略和调控手段,也为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