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藏《昇仙太子碑》的修复

来源 :2016年古籍保护与修复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een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宫书画部为举办“欧斋墨缘——故宫藏萧山朱氏文物特展”,根据展览需要备选了《昇仙太子碑》拓本.因拓本存在虫蛀、部分缺损、书口裂开、四周卷边、裂口、磨损,并残留有水渍、油渍和黄斑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展览与保存,急需修复.拓片局部有水渍和污渍,在修补前需要清洗.按照传统的修复方法对虫蛀、裂口、缺损处进行了修复.通过喷水展平、折页、顺页、锤平、天头地脚对齐,再行压实等步骤.使此件文物修复效果良好,参加完成特展后,回库保存.
其他文献
会议
清代武美殿修书处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装潢各种新书、修补破损书籍.修书处任用的修复工匠按来源分为旗匠与招募匠,按职责分为齐栏匠、托裱匠、平书匠、补书匠、界划匠、摺配匠等,他们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这些技艺优良的工匠采用了粘补、托裱、界画、缮写与补写、包角、穿线、换书皮、换套等修复方法,使用了蓝纺丝、连四纸、宣纸、白面、珠线等多种修复材料,为毓庆宫、昭仁殿、懋勤殿、钦天监、军机处、翰林院等修复与装潢了14
古籍保护计划实施至今已有八年时间,期间对古籍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一直持续进行,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而古籍保护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长期的专业学习,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还需要相关的培养机制.江苏历史悠久,古籍总藏量近四百万册,收藏单位逾百家,古籍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江苏也是全国唯一设立有大专、本科、研究生层次古籍保护专业的地区,形成较为完整的学历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本论文是基于江苏省古籍保护
会议
制定正确且行之有效的修复方案,是保证文献保护和修复质量的关键.影响修复方案制定的因素,不仅包括文献破损的原因、程度,还包括文献所有者的主观意愿和客观保存条件、修复师个人素质、修复机构的能力及工作要求、修复成本、修复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等.本文在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就修复方案制定时应做出的取舍,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为了研究不同纸张的预期寿命及其耐老化性能的差异性,对竹纸、宣纸、新闻纸、字典纸和构皮纸等五种不同纸张进行了模拟干热老化实验.并对老化过程中纸张的白度和机械强度(抗张强度、撕裂度、耐折度)进行了分析检测,并通过检测纸张的化学性能(黏度、铜价、pH值)分析了纸张老化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纸张白度和机械强度的大小及老化稳定性不同;初始机械强度对纸张的耐用性影响很大;纤维素的水解、氧化与纸张机械强度下
1966年11月,佛罗伦萨的阿诺河水灾泛滥,超过两百万停图书和手稿遭到洪水的浸泡与污染.数百名表自世界各地的修复人员投入到水灾过后的文献抢救与修复活动中.这一事件常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图书馆文献修复领域发展的重要时刻,它衍生了许多斯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文章概述此历史事件的背景,以及灾后文献抢救与修复活动的三个发展阶段,并总结其对近代文献保护与修复领域的影响,包括促进文献修复标准的提高,推动批量修复与
以“第一期全国西方文献修复技术研修班”中修复的新疆民文古籍《穆赫塔沙茹》为例,试从“整旧如旧”的角度分析修复用纸染色和砑光处理方法,总结其中经验,以期为少数民族民文古籍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图书馆中古籍修复工作的开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馆内修复人员对馆内破损古籍进行修复,另一种是将馆内破损古籍委托到社会上专门的修复公司进行修复,即所谓的古籍修复业务外包.第二种方法对于馆舍紧张、修复人员较少的图书馆有很大的作用.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保护破损古籍,而且还可以促进修复技艺的交流和提高.本文旨在将古籍业务外包的一些经验教训以及注意事项详细述之,恳请方家指正.
在第一届西方文献修复技术研修斑中,学员们以小组形式参与修复新疆民文古籍.语言障碍、原始装帧形式不明确等给修复工作造成不小的困难.本小组负责修复的古籍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是关于宗教的波斯文手抄本,封面板角缺损、前板断裂、书脊牛皮脱落并局部缺失、搭头布残余甚少,书芯变形严重,书页为典型的蔡皮纸等为其主要特点.本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制定多个修复方案,并在综合考虑时间、人力、物力、气候等情况下,选取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