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堵剂前缘运移规律研究

来源 :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IFEDC20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堵剂在地层条件下实际运移过程中是否到达预定位置,分析堵剂在垂向地层运移规律,避免多轮次堵水区域重叠,为堵剂堵水效率提供一种评价尺度.首先,建立水平井油藏耦合数学模型,绘出水平井产液剖面曲线图,明确水平井出水层段.其次,基于渗流力学理论,建立数学解析模型模拟堵剂前缘在垂向地层中运移情况,通过优化施工参数,获得最佳堵水效果.结果表明,①通过建立水平井油藏耦合数学模型和分析水平井产液剖面曲线图,能够准确的定位出水平井的出水层段,并为水平井完井、生产提供有价值参考;②通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出在不同注入压力和排量下堵剂在地层中运移的前缘分布情况,误差范围也已估算得出,对注入方式、注入速度、堵剂用量、注入压力等参数的优化设计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并通过现场实例验证了此模型的合理性.用数学模型来精确估算堵剂在垂向上的推进前缘,可节约堵剂成本,为合理的设计堵剂用量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页岩储层有别于常规储层,低孔低渗的特性决定了其储层非均质的复杂性。国内针对页岩储层非均质特征评价工作开展的还相对较少,目前没有完善的评价标准。在详细调研国内外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分别从平面、层内、微观3 个方面对有机质体积分数、成熟度、孔隙度、矿物组分的非均质性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做出相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涪陵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在平面、纵向和微观尺度上非均质性强,石英等脆
目前,川渝龙马溪组页岩气的开发基本只针对龙马溪组龙一11小层。随着页岩气主产区部署井网日趋饱和,如何维持及扩大产能建设规模,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开发效益更显重要。研究页岩气双层开发技术,对于提高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动用程度,减少拓展评价寻找接替层位勘探风险,利用现有产建配套设施节约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川南泸州北部地区作为目前勘探开发热点区域,龙马溪组埋深3500~4000m,五峰组~龙马溪组Ⅰ+Ⅱ类优质页
目的 本文试图从微生物群落特征的角度对新发现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彭阳地区中生界天然气的成因进行探讨,阐明该区天然气成因及与其伴生的内源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采集石油预探井中油层地层水样品,开展与油藏伴生的内源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和多样性研究。结果 延长组长8层内源微生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具体种属有甲基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海杆菌属、弓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和马杜拉放线菌属。多样性
如今,中国大量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许多剩余油滞留在地下而不能被有效地开采.研究储层建筑结构对于剩余油挖潜以及维持油气开采潜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层段为喇嘛甸油田南中西二区SⅢ4+5、SⅢ6+7小层.通过选取标准井以及确定标志层,对研究层段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单砂体成因地层格架.对剖面连井构型单元进行识别与划分,统计构型砂体厚度,在砂体厚度分布的基础上确定储层建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兴隆台潜山带具有十分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陈古6块位于兴隆台潜山带北部,含油目的层为中生界,油藏埋深3150~4670米,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该块岩石类型复杂,岩石薄片岩性有14种,储层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高.受储层影响,纵向上含油层段分布不均,油层单层厚度1.0~13.4米,平面上油层叠加连片.本次评价研究根据沉积旋回,将中生界划分为三个油组;结合岩心观察和测井识别结果,将中
白垩系森诺曼-土伦阶M组是波斯湾盆地乃至整个中东地区优质的储集单元之一.B油田M组发育缓坡碳酸盐岩台地相,储层以颗粒灰岩为主,次为泥晶灰岩,储层受成岩作用影响,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导致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极强.M组碳酸盐岩储层中发育孔隙缩小型喉道、片状喉道、管束状喉道及网状喉道等四种类型的喉道,其中网状喉道是研究区M组储层中较为常见一种喉道类型,受溶蚀作用影响,连通性较好,喉道配位数高,对该地区岩石渗透
为了明确SQ23.8和SQ21白云深水扇沉积特征以及砂体成因机理,指导我国南海北部深水油气勘探,本文利用覆盖珠江口盆地的区域二维地震资料、覆盖白云凹陷的三维地震资料、钻井及岩心等资料,重点解剖了白云深水扇的沉积构型、明确了沉积相展布以及沉积过程,建立了白云深水扇砂体(23.8Ma和21Ma)成因模式,探讨了白云深水扇的勘探方向.
辫状河沉积油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的分布情况变的极为复杂,心滩砂体错综复杂的内部结构导致的油藏强烈非均质性是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储层构型的角度,综合应用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现代辫状河沉积,确定了孔店油田馆陶组心滩落淤层沉积模式,并对其内部构型进行精细刻画,对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类型.研究认为:心滩整体可以分为滩头、滩主体、滩尾和滩翼四
轮南中平台位于塔里木盆地轮南构造油藏南斜坡地区,该区三叠系油气显示活跃,但从未获得工业油气流.十余年来一直质疑该区是否能够成藏.针对是否具有油气潜力的问题,本文围绕油气成藏时空匹配技术开展研究,从古构造、排烃期、油气捕获和运移调整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出上百平方公里的油气潜力区.结合圈闭评价技术在轮南中平台斜坡地区发现了一批潜力目标,填补了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空白.油气成藏时空匹配技术及成果的应用推广
为打破轮南地区老油气田全面“高含水率、高采出程度和低采油速度”困境,此次研究采用从宏观到微观、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的“三步法”,对轮南地区的构造演化、断裂发育特征进行重新梳理,有效解决了老区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动静态矛盾,落实一批新的断鼻型圈闭,为下步的滚动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追根溯源、定根理枝,刻画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4个层系的顶面断裂系统平面图,从宏观上锁定现今有利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