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长江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思考

来源 :长江保护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长江水生态问题,开展了大量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效不如预期,保护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强化流域综合管理的水生态保护,统筹编制长江水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规划,扎实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加强水生态保护恢复的监测和科学研究。
其他文献
通过梳理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结合2017年长江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行动有关成果,按照入河排污口申请、审批、监测、监督管理、执法检查、整治及规范化建设等六个管理环节,对长江人河排污口管理制度及执行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当前长江人河排污口管理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建立健全权责明确、分工协同、上下联动、信息共享、失责必究、违法必察、监管到位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长效机制,实现人河
加强嘉陵江全域保护,确保一江清水人长江,单靠广元一城之力远远不够,必须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长江考察时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的要求,强化统筹协调、抓好协作配合,合力推动嘉陵江流域污染防治区域合作。为此,提出如下倡议:进一步
农业负面清单的制定以相关的农业生产标准、环境保护标准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管理制度、监管制度和退出机制为保障,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对农业生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遏制违规生产行为和污染源,实现生态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而农业负面清单实施还需要落实责任、创新管理机制。
长江岸线是处于水陆结合位置的稀缺性资源,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沿江港口码头、取用水设施、沿江产业及城镇布局的重要依托,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为实现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促进长江干流岸线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对下一步长江岸线管理保护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全力做好岸线清理整改,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加快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探索建立岸线有偿使用制度。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安全和汉江流域供水安全及生态安全为前提,以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目标,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为指导,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主线,以实时监测、滚动预警、联合响应、适时管控为抓手,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为着力点,全力实施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
水土保持作为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在保护、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助力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本文在初步解读习近平重要讲话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中国科学界在长江大保护中应承担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就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推进长江大保护提出如下建议:进一步处理好长江大保护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间的关系;一体化推进资源节约的重大行动,提高单位资源量产出;联合建设自然保护地网络体系和加大环境保护联动的力度;深度研究和共同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长江大保护中倡导科技创新驱动,长三角科技界协同攻关
根据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国家生态功能区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红线划分方案等相关成果,结合长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依据陆域与水域、区域与流域相关性原则,分析了长江流域生态红线设定内容和保护对象,并提出了生态保护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划定并严守长江流域生态红线,是落实生态优先理念的重要举措;(2)现有多个涉及长江生态环境分
面对高质量发展新的形势与要求,认真梳理了长江流域水利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从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统筹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水利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和今年4月武汉座谈会要求正确把握“五大关系”的定位,结合湖南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如下建议:建议强化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法治保障,修订完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抓紧制订三年滚动行动计划及配套政策;从国家战略层面推进沿江重点湖泊、水系生态和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沿江新旧动能转换,推进长江中游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