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成人退行陛腰椎侧凸疗效分析

来源 :第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chen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程度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采用不同术式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 方法:自1998年5月至2002年11月手术治疗3l例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女性19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55.8岁(45~71岁)。全部患者共分4组:A组,腰椎冠状位畸形较轻,矢状位畸形明显,13例;B组,腰椎冠状位畸形明显、矢状位畸形轻微,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例;C组,腰椎冠状位、矢状位均畸形严重,行后路椎管减压、冠状位原位融合、矢状位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例;D组,腰椎冠状位、矢状位畸形不明显伴腰椎管狭窄,行单纯减压,8例。所有病例术后至少随访5年,收录临床结果和影像学资料。术前、术后1年和5年所有患者完成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 结果:30例患者全程随访,平均随访74个月(60-94个月)。内固定组(A、B、C三组)患者术后1年较术前冠状位、矢状位Cobb角显著改善(q=10.125,P<0.05),术后1年和术后5年无差异(q=1.031,P>0.05);术后5年,单纯减压组(D组)腰椎冠状位Cobb角较术前呈增大趋势(q=3.071,P>0.05),矢状位Cobb角呈减小趋势(q=0.928,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OD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较术前显著改善(12.4±7.69比56.8±13.2,q=6.453,P<0.05);术后5年较术后1年略有反弹,但仍显著优于术前(24.9±5.3比12.4±7.69,q=8.148,P<0.05)。 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手术治疗的主要目的为彻底减压,重建矢状面和冠状面力学平衡。尽管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临床情况复杂多变,按照不同患者具体畸形情况、根据个体化原则,合理选择术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通过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和胶原溶液混合静电纺丝构建仿生骨基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单纯的胶原溶液和胶原、羟基磷灰石混合溶液进行电纺丝,硅片搜集后扫描电镜观察,测量其电纺丝的平均直径、电纺支架的密度和空隙率,并通过MTT和细胞复合支架后的表面形态学研究。结果:20~30 mg/mL这个胶原浓度下可以纺出混合有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生物材料,其平均直径220.7±22.8 nm;其平均空隙率为8
目的:应用含有神经生长因子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作为神经移植替代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观察其对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手术造成右后肢坐骨神经长10mm的神经缺损,取兔胫神经制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电镜及HE染色观察神经基膜管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去细胞前后神经MHCⅡ抗原的变化情况,A组以含有NGF的去细胞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神经缺损,B组单纯采
目的:探讨新的合成性小分子化合物OIC-A006(Osteogenicinducible compound-active 006)诱导成骨性及其发生机制,综合评价其骨修复性能,期以克服骨诱导因子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并为该化合物的研发应用和更广范围的筛选骨诱导化合物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取1.5月龄的雄性C57BL/16小鼠,原代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
目的:探讨Matrilin-1基因多态性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67例仅随访或手术治疗的AIS患者,记录末次随访或术前最大Cobb角、月经初潮年龄、侧凸弯型、身高、臂长、体重。选取Matrilin-1基因启动子区域位点rs1149048进行PCR-RFLP基因分型。进展型侧凸(侧凸进展成为严重脊柱侧凸)定义为骨骼发育未成熟时,Cobb角>40°或骨骼发
目的:评价新型扩张式融合器单枚使用不附加椎弓根螺钉固定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方法:6具人体新鲜腰椎标本进行不同分组:(1)正常组;(2)开窗髓核摘除组;(3)螺纹状融合器植入组;(4)矩形式融合器植入组;(5)矩形式融合器植入附加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6)矩形式融合器植入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7)扩张式融合器植入组。融合器均为后路单枚斜向模拟PLIF方式植入,切除椎板范围严
目的: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和脱细胞骨基质制备组织工程用骨软骨双相支架,与BM-SCB复合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体,并修复犬膝关节负重区骨软骨联合缺损,观察其修复效果。方法:利用软骨细胞外基质源性支架(CEDPS)作为软骨支架部分,以脱细胞骨(ACBM)作为骨支架部分,制备骨软骨双相支架。将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种植到双相支架上体外诱导后,修复犬膝关节股骨髁负重区骨软骨缺损,分为细胞-双相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和双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5月~2007年6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41例93椎,其中单侧手术组17例40椎,男3例,女14例,年龄52~91岁,平均70.4岁;双侧手术组24例53椎,男4例,女20例,年龄61~87岁,平均72.4岁。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完成手术,观察术后症状改
目的:探讨用计算骨丧失量的方法经椎弓根打压植骨(transpedicular impacted grafting,TPIG)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将6具成人新鲜尸体胸腰椎标本,模拟正常组、压缩性骨折损伤组、单纯计算骨丧失量TPIG和单纯经椎弓根植骨组(transpedicular grafting,TPG),计算骨丧失量TPIG+椎弓根固定和TPG+椎弓根固定组,行生物力学实验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寰枢椎松解方法的选择及应用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寰枢椎的疗效。方法:对近年收治的19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11~66岁,平均41.5岁。寰椎前脱位15例,寰椎后脱位4例。14例有明确外伤史,所有患者表现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14例表现四肢麻木、行走不稳等颈髓压迫症状。所有患者行X线、MRI和CT三维重建检查,测量寰
目的:探讨MRI T2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在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7月共计5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后路手术。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变率1.5T MRI成像。于矢状面T2WI脊髓受压信号增高最明显部位计算机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05cm2,再于颈7胸1椎体水平脊髓信号正常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区面积为0.3cm2,如T2WI脊髓信号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