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相关间题的探讨

来源 :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对小儿静脉输液操作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穿刺前充分准备、穿刺方法、输液外渗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穿刺后的护理几方面,将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达到一针见血,合理应用并保护血管,促进护理业务进步的目的。
其他文献
文章就成人PICC管端位置异位入右心房与体重指数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应充分认识超重及肥胖者对心脏的影响。肥胖者发生PICC管端异位入心脏的比例相对较高,说明肥胖患者留置PICC导管更容易异位入心房。在给此类患者作PICC置管时应重视避免管端异位入右心房。
为了减少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对34例带管出院患者采取网上视屏对患者进行宣教、导管观察并指导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指出,网络视屏可以直观的观察导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开展网络视屏将医疗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提高了患者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节约费用,从而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是一种
静脉输液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护士应注意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防止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和安全隐患。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为了确保静脉输液安全,要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规范护理静脉输液的各项流程,提高各项护理操作质量,需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应对能力,加强静脉输液全过程的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改进静脉配药环境和流程,不断改进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采用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肿瘤病人化疗方案有计划、按时、准确无误地进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减少了局部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患儿穿刺过程中的安全,文章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外科心脏病患儿留置针穿刺技术进行经验总结,以收治的行留置针穿刺的10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例,分析了穿刺失败的因素,同时应用文章所提出的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技巧对这100名患儿进行治疗,穿刺成功率达到95%以上,留置针保留时间为3天,静脉炎发生率为0。指出,患儿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关键在于护士娴熟的操作技巧、认真、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肿瘤化疗、静脉营养治疗及晚期肿瘤病人长期输液的重要途径。随着PICC应用的增加,其导管维护问题日趋凸显。PICC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要降低问题的发生率,病人置管后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PICC护理质量保证,住院病人取决于护士的精心护理,出院病人则主要取决于患者自我维护意识和能力,只有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才能使PICC在临床上安全有效使用。
静脉输液管理是烧伤病人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宁波市李惠利医院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大面积烧伤病人126例,对早期大面积烧伤病人水电解质平衡问题进行了准确的观察、评估和调整等一系列护理,获得满意效果。提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输液管理,应从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估计补液总量、安排补液种类、估计补液速度、观察补液效果几方面综合考虑。同时指出,股静脉置管输液穿刺方法简单易行,对身体损伤小,感染机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临床实践的深入和护理服务的发展,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新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理念。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于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指出,把评判性思维应用于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不但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确保患者的安全,而且有助于护士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护士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在置入过程中会接触血管内膜,不光滑的导管尖端可以造成血管内膜的损伤,同时在留置使用中增加纤维蛋白及血细胞的聚集速度及机会,这些因素与静脉炎的发生、血栓的形成、导管堵塞等并发症有一定的关联性,故在裁剪导管尖端时,建议使用专用导管切割器,或在现有设备中,选择手术刀片并采用良好的裁剪方式,如果使用无菌剪刀,应选择刀面锋利,对合面良好的。
为探讨配药环节中如何减少胶塞落屑形成,笔者于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从操作技术、胶塞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实验观察,以期分析使用侧孔针头与斜面针头配药对胶塞落屑形成的影响。本研究表明,使用侧孔针头溶吸瓶装药物与使用斜面针头相比,可明显减少胶塞落屑形成,因而建议临床使用侧孔针头溶吸瓶装药物,以减少针刺胶塞落屑的形成,减少护患纠纷,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