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角钢轧后的控制冷却试验研究

来源 :2008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16号角钢轧后的控制冷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轧后的控制冷却,使Q345V角钢的屈服强度约提高60MPa,抗拉强度约提高120MPa,延伸率达到20%,为型钢的控制冷却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运用吨钢能耗e-p分析法,对钢铁厂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分析构成各工序“钢比系数”的各股物流增减对能耗的影响.并以某个钢铁企业的生产数据为例,分析了该企业的节能潜力和生产流程中物流对能耗的影响,为指导该企业乃至钢铁工业今后的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采用平面波赝势(PWPP)方法进行密度泛函(DFT)总能量计算,模拟计算Pt(Ⅳ)掺杂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制,计算结果表明,Pt(Ⅳ)掺杂锐钛矿TiO2晶体后禁带(Eg)变小,TiO2的费米能级降低,使得电子一空穴在表面的复合几率降低,增强了光催化的活性.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Pt(Ⅳ)的TiO2薄膜电极,对其进行了SEM和XRD表征.并以其为工作电极,建立了光电催化体系.在外加电极电位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同时结合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研究了H2分子在洁净和Pt掺杂Mg(0001)表面的解离吸附过程.给出了H原子在Mg(0001)表面的吸附势能面和H2分子的解离路径和势垒,结果表明H2分子的吸附过程中仅存在物理吸附;H2分子在Mg(0001)表面的解离结果与前人的理论结果吻合.对于Pt掺杂Mg(0001)表面,由于添加的Pt金属的d轨道与H的s
通过水模型和数学模型研究了宝钢120 t VOD钢包底吹位置和吹气量等对混匀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孔同时吹气混匀时间最短,单孔次之,双孔喷吹居末;保证底吹组合布置方式的不对等性对于熔池的混匀有利.
基于相似理论,利用水模型研究了吹氩条件下结晶器内的液面波动和气泡运动行为,考察了工艺操作参数对结晶器内液面波动和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晶器水口吹气条件下,拉速是影响气泡运动行为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吹气量.钢液液面波动随水口的浸入深度、出口角度的增加而减小.
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化学方程式的自动配平是热力学过程计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虽然已有关于利用计算机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报道,但是其内容多涉及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数学方法的介绍和讨论,尚很少见关于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程序实现的论述,本文重点讨论了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过程,该模块已在热力学数据库中使用.
利用Rist操作线的原理,由首秦高炉生产数据确定了生产过程中高炉内的直接还原度和热量损失.将两个参数代入到Rist操作线的物料平衡与热平衡方程中,来求解焦比及炉顶煤气利用率,进而达到预测高炉燃料比的目的.本文还针对炉内高温区的直接还原度(氧铁摩尔比)和煤气利用率(氧碳比)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预测了首秦高炉降低焦比的潜力.
以质量作用定律为准绳、以实测活度为实践基础和判断标准、以相图及金属熔体的原子和分子共存理论、熔渣和水溶液的分子和离子共存理论、氧化物固溶体、熔盐和熔锍的正负离子未分开模型与一些有机溶液全分子模型为确定结构单元的科学依据和原则,分别制定了均相和两相溶液的通用作用浓度计算模型.在未用活度系数的条件下,计算的上述六类溶液作用浓度在全成分范围内,与实测活度符合甚好,从而证明根据质量作用定律直接计算活度对金
以Mo-Si为反应体系,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直接合成致密的MoSi2块体材料.着重研究了SPS合成MoSi2的烧结行为和烧结温度对合成材料显微组织及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oSi2烧结行为分为热膨胀、轻微收缩、剧烈收缩和轻微膨胀四个阶段;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合成材料致密性逐渐提高,而MoSi2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加入过量的Si和控制温度,有利于消除Mo5Si3;当烧结温度为1500℃、
本文根据某厂1450连铸机设计出了新型旋流水口,并采用水模型研究方法,研究了使用旋流水口时结晶器液面卷渣情况、流股冲击深度、液面波动和流体流场.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旋流水口可提高拉速;在相同条件下可降低流股冲击深度,减少液面波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