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酸对絮体分形结构的影响

来源 :2008年给水厂、污水厂运行与管理及升级改造高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改进的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铝盐絮体在生长-破碎-再生长过程中絮体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絮体在生长阶段的分形结构可以分为两个级次:一是生长前期的1.60左右;二是生长稳定期的1.80左右,随着腐殖酸浓度增加,生长稳定阶段絮体的分形维数减小。再生长絮体分形维数跟腐殖酸浓度密切相关。絮体破碎后重构不是生长阶段絮体分形维数增加的原因,而是跟絮体分形尺度不变性及存在多级结构有关。
其他文献
Highsludge(R)工艺采用兼氧好氧组合流程,最显著特点是活性污泥浓度高和好氧段溶解氧低。活性污泥浓度高,可以显著提高处理污水的微生物数量,从而显著强化了生物处理能力。好氧段溶解氧低,可以显著提高反硝化细菌的活性和数量,并确保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发生,从而显著强化了脱氮效果。该工艺可以在相当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达到极高的总氮去除效果,同时相当有效地去除其它污染物。该工艺是国内外首次出现的实用
以酒仙桥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中试规模的臭氧+活性炭+反硝化生物滤池(O3+GAC+DNBF)工艺进行生物脱氮的实验研究,重点研究了反硝化生物滤池在设计流速下连续流培养自然挂膜法的启动速度和启动效果,以及碳源投量对总氮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硝化生物滤池是实现污水深度处理的有效工艺手段,本试验条件下,外加碳源形成的CODCr/NO3--N大于8时,TN的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下
针对浙江北部某污水项目,采用美国STS生物滤池系统(淹没式前置反硝化滤池/淹没式好氧滤池/后置深床反硝化滤池)进行了脱氮除磷中试研究。经过5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污水厂进水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的情况下,STS生物滤池系统的出水水质满足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将BOD5从200mg/L降到2mg/L,NH4-N从82mg/L降到3mg/L,TN从88mg/L降到11mg
污水厂在实施营养物强化去除(Enhanced Nutrient Removal,ENR)工艺过程中将会遇到诸多问题,包括出水超标、设计能力过大以及水量波动等等问题,而如果采用实时监测系统对污水厂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将可以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影响,能够稳定出水水质、提高氨氮、硝酸盐和磷的去除率、快速恢复进水水质水量变化造成的紊乱,同时能够为污水厂带来一些潜在的利益,包括降低曝气成本、减小剩余污泥
在太湖流域,江苏省政府要求太湖流域的污水处理厂都要达到DB32排放标准。新的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工艺优化技术手段和相应的措施,使目前的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同时能降低运行处理成本。本文针对苏州工业园区第一污水处理厂升级提标的要求,利用工艺优化技术,构建活性污泥数学模型,进行活性污泥性能分析、生物池DO优化分析、加药除磷效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园区第一污水厂一期和二期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上清液中TP含量高,回流到进水端会增加进水TP的负荷。经过对化学除磷技术的研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将含有Ca2+、Mg2+等金属离子的海水加入污泥上清液可实现化学除磷的目的。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了该技术的最佳操作条件:水温为20。C,pH值为10.5、海水与污泥上清液的混合比例为1:5,搅拌时间为10min,静沉时间为20min。在静态试验中,对污泥上清液中PO43--P 的平均去
针对济宁污水厂AB法工艺特点,利用国际水协水质模型(ASM2D)构建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并利用实际水质数据对其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又建立A+A2/O工艺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案模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济宁污水处理厂AB法工艺仅能满足二级排放标准,溶解氧的浓度是硝化的关键制约因素。要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必须对现目前的工艺进行改造,工艺模拟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操作支持工具,通过将B段改建成A2/O工艺,对A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砷、汞的含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砷为0.01 mg/L,汞为 0.001mg/L。饮用水中的砷和汞含量一般都很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的检出能力均无法满足测定需要,而原子荧光光度法具有谱线简单、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原子荧光光谱法,采用氢化物发生进样,利用某些能产生初生态的还原剂或化学反应,将样品溶液中的分析
最早的军团菌病爆发于1976的7月美国宾西法尼亚州东南部费城的Bellevue-Stratford旅馆,当地州公众健康办公室记载有221人得了一种“怪病”,症状表现为高烧、打冷颤、肌肉疼痛、头痛、干咳、导致呼吸困难等等,最终34人经医治无效相继死亡。1979年1月,亚特兰大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研究证实,其元凶是存在于水龙头和水槽中的一种致病微生物。医学界后来把这种病命名为“军团菌病”。经再
本文采用催化氧化、膜过滤和电渗析法对旅顺口区高含盐量、微污染水源水质进行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水中总硬度、耗氧量、氯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等物质的含量。试验表明,该方法催化氧化能力较强,电渗析膜滤除盐效果良好,可以作为高含盐量、受污染水源水质的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