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组合PL-ANN近红外光谱建模方法的应用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激光技术与光电子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航空煤油的闪点预测为例,针对数据分布分散不连续,与光谱信息的线性关联偏弱的情况,提出一种将波段间隔组合与线性人工神经网络(icPL-ANN)相结合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分段建模考核进行波段优选,最大程度地提取了有效信息,并结合PL-ANN 方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最终把预测结果与间隔组合偏最小二乘法(icPLS)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间隔组合PL-ANN 模型的校正标准偏差(SEC)为0.75,预测标准偏差(SEP)为0.86,而icPLS 的SEC 为1.48,SEP 为1.08,因此前一种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预测决定系数(Rp2)能达到0.8971.可见,针对分散不连续数据与近红外光谱的复共线性影响模型准确度和稳定性的问题,icPL-ANN 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方法.
其他文献
本研究觀察gibbsite(Al(OH)3)的粒徑大小對以熱水法製備的boehmite 粉末的影響.實驗以球磨處理得三種粒徑之gibbsite 粉末(d50:7 μm、3.5 μm 及400 nm).將此等粉末於230 ℃熱水環境下進行不同時間的持溫處理,由之瞭解所得boehmite 粉末外形之影響.利用 XRD 觀察boehmite 生成,以粒徑分佈儀、BET 比表面積儀、SEM 及TEM 觀察
本研究結合水浴法及連續離子層吸附與反應法成功的在FTO 玻璃基板上製作ZnOCu2O核殼奈米棒陣列,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分析試片的顯微結構、電子能量散佈分析儀(EDS)分析組成成分、X 光繞射分析儀(XRD)鑑定結晶結構、拉曼光譜儀分析材料的鍵結結構及使用紫外光-可見光光譜儀分析試片的光學特性.結果顯示增加溶液的浸泡時間可以有效提升Cu2O 薄膜成長在ZnO 奈米棒表面的披覆性與均勻性,並
本研究以水熱法在FTO 玻璃基板上成長金紅石晶體結構之二氧化鈦奈米棒陣列,藉由控制製程溫度及反應時間來探討二氧化鈦奈米棒陣列之成長特性,研究結果發現二氧化鈦奈米棒的成長有兩個階段,初期是橫向成長,之後會由橫向成長轉變為縱向成長,且當二氧化鈦奈米棒由橫向成長完全轉變為縱向成長時,二氧化鈦奈米棒陣列的成長密度會達到最高值,並隨著製程溫度與反應時間的增加,二氧化鈦奈米棒的直徑與厚度亦隨之增加,此外二氧化
現今最常見的光觸媒材料為二氧化鈦(TiO2),其擁有製備簡單、低毒性、化學穩定性高等優點,但由於其能隙過大導致僅能受紫外光區之光子來激發電子-電洞對分離,故有許多科學家針對TiO2 進行改質,而利用雙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是目前常見的改質方法之一。在此將針對二氧化鈦(TiO2)與三氧化鉬(MoO3)兩種金屬氧化物來進行探討,由於TiO2 與MoO3 之間的異質界面結構,光生電子會由TiO2 傳導至MoO
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G)於許多前人研究中被指出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及相容性,藉由誘導組織與材料表面反應,因此廣泛應用於修復骨缺陷之材料.但由於BG 本身並不具有抗菌能力,即實際應用過程中可能產生細菌感染,因此本實驗藉由引進新型抗菌材料-石墨稀(Graphene,G)及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於BG 之中,從而提高其抗菌能力來降低細菌感染之風險,改善
本研究之目的 在藉由田口品質實驗設計方法,於純鈦金屬(CP-Ti)表面進行不同參數之低功率光纖雷射改質處理,找出親水性最佳製程參數組合,並評估其表面in-vitro 人工模擬體液生物活性之能力。實驗結果顯示,CP-Ti 素材表面經過雷射處理皆可大幅提升其表面親水性質,雷射掃描間距與雷射頻率是影響CP-Ti 表面親水性較具關鍵性的製程參數。另可觀察到CP-Ti 經過雷射改質後表面上皆具有含氧元素之珊
本研究主要探討純鈦經不同工作電壓及時間參數之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表面處理,對其表面所生氧化膜性質之影響.使用工作電壓300 V、350 V、400 V,最大電流5 A,分別以不同時間參數150秒、300秒、1小時對純鈦試片進行微弧氧化表面處理.針對試片進行表面形貌、化學成分、剖面膜厚、晶相結構、潤濕性與附著性分析.實驗結果顯示,試片表面經微弧氧化處理後,表面會產生Ti
釔安定氧化鋯(YSZ)為一最常使用之離子導體,其強度韌性高,低彈性模數,所以在生物醫學器械領域與刀具工具領域中應用很廣:如用於醫學上應用為製作人工骨骼、人工關節、人工牙根等.然而燒結緻密化前往往需要將粉體經由冷均壓方式成型後燒結或者直接經熱壓法燒結緻密化.本研究目的 為利用負溫感水膠結合二氧化鋯粉體(陶瓷複合材料)混合漿體,其負溫感水膠分子隨著溫度上升會具類似冷均壓收縮擠壓效果,將粉體壓實後燒結緻
硫酸鈣應用在填補骨骼缺陷之醫療用途已有許多年的時間,硫酸鈣在人體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在植入人體後,不會有血鈣的現象,併發症甚至沒有任何感染,硫酸鈣促進骨再生的性質更大大的增加了,但是缺點就是硫酸鈣在生物體內的生物降解性太快,很快就會被人體吸收,必須仰賴化合物來延長其被吸收的時間.本實驗探討硫酸鈣經過γ-ray 滅菌後是否會對其機械性質造成影響,本實驗採用未滅菌硫酸鈣粉末當作對照組,分別以10
為得到透光多晶氧化鋁陶瓷體.本研究對生胚成形過程以及燒結進行探討.使用高純度氧化鋁粉末(>99.99%)製成高固含量(40 vol%)的漿料.漿料會加入500 ppm 鎂離子以及聚丙烯酸胺.在注漿成形和預燒處理後,生胚方可進行燒結.燒結在真空環境下進行.結果發現漿料添加聚丙烯酸胺在4 wt%擁有最佳的工作性,以及可製成均勻度高且高密度的生胚(相對密度 > 60%).生胚在真空氣氛條件下在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