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卡拉纪海洋的氧化:来自铁同位素的证据

来源 :第三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y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increase in atmospheric oxygenduring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Era (ca.800-542Ma) may have stimulated theoxygenation of the deep oceans and theevolution of macroscopic multicellularorganisms.However,the mechanism andmagnitude of Neoproterozoic oxygenationremain uncertain.We present Fe isotopes,Fespecies and other geochemical data for twosections of the Doushantuo Formation (ca.635-551Ma) deposited after the Nantuo glacialepisode in the Yangtze Gorge area,SouthChina.It is highlighted that highly positiveδ56Fe values reflect a lower oxidation rate ofFe(II)aq under ferruginous conditions,and inturn near zero δ56Fe values indicate oxidizingconditions.Our study suggests that during thedeposition of the bottom of Member II of theDoushantuo Formation the shallow seawaterwas oxic,but the deep water was characterizedby ferruginous conditions,which is consistentwith a redox chemical stratification model.
其他文献
新获得的湖北三宝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将已有的过去35 万年的记录延长至65 万年,这提供了一个绝对定年的和与地球轨道参数计算相匹配的年代精准度的长序列亚洲季风记录.记录揭示了亚洲季风在过去65 万年中紧随着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以岁差为主导的轨道尺度的变化.在千年尺度上,弱季风事件(包括冰期终止事件)与北大西洋海洋记录中的冷事件对应;而亚洲季风的突变事件与两极冰芯记录的大气中甲烷和氧同位素变化对应.这
会议
柴达木盆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积蕴含着丰富的构造与气候变化信息,是认识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及其气候环境效应的重要地质记录.我们对柴达木盆地大柴旦南约80 km 的大红沟剖面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研究.该剖面沉积连续,露头好,地层厚度超过5000 m,包含了柴达木盆地古-新近纪由老到新的所有地层,依次为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下油砂山组、上油砂山组和狮子沟组.自路乐河组上部至狮子沟组下部厚约4600 m
会议
黄陵背斜位于四川盆地以东,江汉盆地以西,核部出露扬子板块最古老的基底岩石,并且被长江自西向东切穿,形成著名的三峡地貌奇观.关于黄陵背斜剥露的时间和机制,目前尚存在很大争议.大量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模拟表明,基底花岗岩经历了至少两阶段的快速冷却.早期的快速冷却发生在160~100 Ma,很可能与秦岭-大别造山带白垩纪向南的构造扩展有关(Hu 等,2006;许长海等,2010);晚期的快速冷却发生在~40
会议
瞪羚(Gazella)是中国晚中新世至更新世常见门类,也是三趾马动物群中的重要分子,现生以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为代表,分布于我国的甘肃、内蒙、新疆与西藏北部.中国目前已知最早Gazella 化石记录对应于MN10,包括甘肃临夏盆地以及陕西蓝田,甘肃临夏盆地的环境研究表明Gazella 的生活环境可能为以C3 植物为特征的相对湿润温带草原环境,有少量灌木丛为典型的食叶者
会议
黄土高原连续的黄土沉积是研究新生代气候演化的重要陆相纪录之一,对其物源的研究不仅可以重建东亚地区新生代以来大气环流格局,而且能够更好地解释黄土中保存的各项气候指标.近年来众多学者运用不同的示踪方法对黄土高原黄土物源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不仅揭示出黄土是一个多源区共同混合的产物,同时还发现黄土物源存在时空差异.然而,目前对于黄土高原以外地区黄土的成因机制、物源及其与黄土高原主体的物源联系等问题
会议
罗布泊位于新疆东南部,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处,受西风带控制.地质历史时期,随着气候环境多次冷暖和干湿的变化旋回,罗布泊经历了多次扩张和缩小的演变过程,是研究西风气候环境变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本研究以罗布泊KY01孔沉积物为材料,研究了该地区MIS 5 以来的古气候、古生产力以及高等植被的变化.
会议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的地表水循环过程,不仅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对长江口及东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都有重要的作用.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降雨区,其水循环过程受到了季风降雨的影响;同时,长江流域又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上游不计其数的水利工程,对长江的水循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长江流域作为我国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各项工农业用水都对流域的水循环起
会议
河流阶地、剥蚀面等层状地貌面是水系演化的重要地貌记录,建立它们的年代学框架对探讨区域地貌和水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金沙江流域层状地貌面的年代学研究工作缺少完整序列,主要表现在早、中更新世河流阶地测年数据偏少,以及缺少剥蚀面的测年数据.
会议
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在新生代晚期经历了副特提斯洋退缩、青藏高原生长及内陆山体复活抬升等重大地质过程,同时逐渐形成了目前最大的中纬度干旱区.作为该干旱区的核心,塔里木盆地构造尺度环境演化历史依然知之甚少.我们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已知最长的陆相沉积记录——库车剖面进行了连续的孢粉分析.结果显示,30 Ma 以来,库车盆地植被持续以旱生草本麻黄、藜、蒿等为主,仅在中中新世木本孢粉栎、榆、桦等含量略有增加.我们
会议
上新世中期~3.6 Ma 前后是全球和东亚季风环境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发生强烈构造运动的时期.一些学者认为高原隆升是导致东亚冬、夏季风发生变化的原因,然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该时段季风变化可能与北极冰盖急剧增长有关.东亚季风系统在这一时段的重大转变,究竟是构造还是气候变化的产物,抑或是二者叠加产生的环境效应,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科学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准确重建东亚冬、夏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