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湖北自贸区建设,重振“万里茶道”物流

来源 :2016湖北发展论坛——“万里茶道与一带一路”五峰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gyun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湖北自贸区建设是对万里茶道的传承与创新,湖北自贸区建设对万里茶道物流的影响,提出了借助湖北自贸区建设,重振万里茶道物流的对策建议,融入自贸区建设整体规划,明确万里茶道物流发展思路,秉承自贸区传承与创新精神,弘扬万里茶道物流文化影响,争取自贸区建设的政策支持,夯实万里茶道物流的自身基础,借助自贸区建设,促进湖北与万里茶道沿线城市的物流合作。
其他文献
1975年8月,受登陆台风影响,淮河上游降下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由于水库容纳不下,排泄不及,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及24座中小型水库垮坝.一时间洪水以铺天盖地之势而来,民众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此次灾难一时震惊中外,被称为世界上最大最惨烈的水库垮坝事件.灾情发生后,政府迅即投入救助工作.目前,有关此次水灾的记载多为地方志、纪实类作品及回忆性文章,未见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本文拟对此次水灾的重灾
我国历史上对蝗虫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商代,1976年中国社科院考古队在河南殷墟妇好墓中发现了一件玉雕蝗虫,造型十分逼真,而这一时期有关蝗虫的文字记载也有学者进行了研究,范毓周认为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的字当为"蝗"字.可见,蝗虫早在商代就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了,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蝗虫害稼的历史也可见一斑.在我国蝗灾肆虐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纵观整个封建时代,虽然随着人们对蝗灾认识的进步,
近年来,中国灾荒史研究得到长足的进步,新的专著和资料不断涌现.但是,有关中国救灾体系的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一些关键性概念仍处于模糊之中.其中,作为传统救灾重要内容的粮食仓储研究中有关义仓和社仓究竟何种关系的问题,目前学界尚无定论.特别是对义仓与社仓持相同或不同看法的都大有人在,且无定论.两仓关系背后实质是民间仓储的复杂多样性,值得学人重视.
在明朝历史上,15世纪后半叶历来被视为明朝由盛而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李洵先生讲过,"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发生新的也是重大的变化大约在15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变化是伴随着明王朝的衰弱开始的."这一时期基本对应于明朝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两朝.明清以来的史料也多以成弘时代作为具有转折性质的坐标点以追忆.而正是从成弘时代开始,明朝进入了自然灾害频发期.这一时期关中地区的旱荒记载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对于灾害的历史研究得很不够,很多是"亡羊补牢",而且从中吸取的教训不够、方法不多、重视欠缺.1983年,笔者提出灾害学概念,只有一句话,即灾害学是研究因灾害造成的人口损耗及其对策.现在大多数定义包括人和物质.笔者认为,这些定义都没有问题,但人高于一切.只要这一个因素,问题处理起来要单纯得多了.经过初步搜集、整理,共计找到有史以来大灾资料14861条,并按照
海河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河流之一,流域面积31.82万km2,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海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流域内大中城市多,人口密度大,工农业生产发达,政治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但是该区是全国七大江河流域中水资源最匮乏,同时又是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向河道的大量排放,造成海河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其丧失本有的功能.本文基于水资源历史演变情况
河工需费,以"夫、料"二者最为大端.最初多由官府强制征派,后来雇募、购买渐多.明代中后期推行赋役改革,货币化遂成大势所趋.不过各地情形不一,且并非一帆风顺.与历代相比,清代由于经济发展,市场地位更加重要,公共工程特别是河工建设中,运用市场手段筹集必需资源渐成主流,类似河夫这样的力役,多为河兵或雇募取代,治河所需物料,也基本采用购买的方式进行筹备.但这种官府购买,绝非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交易那么简单.
近年来,有关清代灾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富的成果,从灾害史的角度而言,学者们逐渐突破了对灾害原因与影响、救灾措施本身的研究,开始探讨自然灾害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研究视角上,逐步着眼于对不同群体应对灾荒的全方位、立体式的考察研究,但其中有关民间自救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涉及.就史料运用而言,以往的研究多利用官方文献,对于民间文献(包括碑刻、民谣、抄本)的挖掘利用则明显不足.对于山西碑刻资料中的灾
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山东入海,是其变迁史上的第六次大改道,也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次黄河改道.学界有关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的研究,夏明方的《铜瓦厢改道后清政府对黄河的治理》一文,阐述了治黄政策的三个阶段和治河理论的三个新动向,指出腐败的吏治不利于治黄工作的开展.董传岭的《晚清山东的黄河水灾》一文,介绍了晚清山东黄河水灾的概况、特点、成因以及防治措施和其造成的影响.这两篇文章
浙江湖州地区(即今湖州市)为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很早就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其发展农业生产优越的条件及其成就很早就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地处"水乡泽国"的湖州地区位于太湖之南岸,地势低平,不同历史时期受到各类灾害侵袭的记载并不少见,其中,特别以水患及洪涝灾害的侵袭最为频繁与严重,对于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湖州人民为应对灾害而付出的种种努力,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从而也为"鱼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