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来源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j74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时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来探讨中国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慢性病毒性肝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患者住院第2天血清73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组)35例(轻度30例、中度3例、重度2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hud-PuRh A级)(B组)1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B级)(C组)25例,采用英国IDS公司研制的25-羟基维生素D检测试剂盒、应用ELISA方法对每份样本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比较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多变量的相关分析用PCa咖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样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3例患者的平均维生素D水平为(34.44±11.79)nmol/L,其中79.5%(58/73)患者平均维生素D水平为25~74 nmol/L,为维生素D不足,20.5%(15/73)患者平均维生素D水平<25 umol/L,为维生素D缺乏。(2)三组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39.78±11.91)umol/L、(33.71±10.06)mnol/L、(27.35±8.45)nmol/L;将三组维生素D水平进行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A组与C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B组与C组比较,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年龄、人院日期、性别因素的影响后,经Pearson相关分析,P值<0.05,各组维生素D水平仍有显著差异。(3)以维生素D水平25 nmol/L为分界点,将样本分为两组,分别比较INR、ALB、CHE、Ca,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总胆红素(P=0.091)及直接胆红素(P=0.11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维生素D水平存在差异,以慢性肝炎患者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期患者之间差异为显著,维生素D缺乏患者较维生素D不足患者的凝血指标恶化、血清白蛋白下降、胆碱酯酶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D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疾病的程度。
其他文献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学物理教学也需要更加的丰富多彩.作为中学物理教师,很有必要擦亮双眼再去认识物理教学,将物理的学科特点与信息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
  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AVB)的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本文根据2011年美国肝病研究会(AASLD)继续教育及其相关文献就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在高中数学当中更是对此教育目标的落实给予足够重视,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四元教学进行相关浅析,以更好地提
  目的: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和基因型分布,探索提高丙型肝炎疗效的方法。方法:调查了解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对丙型肝炎病毒进行测序分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普通干
会议
  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免疫应答和临床转归的研究可知,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免疫细胞参与机体的抗HBV免疫,全面揭示这些细胞在疾病进展、临床转归
课程游戏化在内容制定与实际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使幼儿通过游戏化的体验过程就能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获取,同时,借助游戏的形式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互动的
从近年来高考物理的题型与考点特征来看,对日常物理教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全新要求,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启发物理思维,强化物理素养,这也是每一位一线教育工作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了教育领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是对当前高中音乐课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首先阐述目前我国在使用和推广数字化教学过程当中
  为规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对2006年版《非酒精陸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进行更新,而美国肝脏病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