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Gravity Flows Depositional System of the First

来源 :第五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sed on the concept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combination and integrated analysis of cores,logging and seismic information,assisted by the relative methods of oil and gas geology,the sedi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flows are revealed,and spatial evolution law of 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under the high accuracy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is described,the main controlling geological factors are found out,in order to built the sedimentary model in No.1 section of Huangliu formation in Dongfang block of Yinggehai basin.
其他文献
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是我国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近五年来勘探快速发展,完成了区域二维地震探查,采集了大面积三维地震,钻探多口区域性探井,并成功获得了天然气发现.通过井-震结合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分析,深水区自始新世至今经历了湖相、海陆过渡相、浅海相和深海相等沉积环境.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构造活动形成早期陆架坡折,开始发育深水沉积.10Ma以来,断裂活动减弱,随着陆架伸展和剧烈沉降,发育典型的陆坡,形
In active rift basins,tectonism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ic pattern,affecting both the sequence architecture and internal makeup.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 a Paleogene r
中国边缘海盆地处于欧亚板块东南缘,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相邻,受控于三大板块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国边缘海盆地由于受中国大陆边缘、印-澳板块、太平洋板块及菲律宾海板块和南海洋壳形成演化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同时处在太平洋构造域与古特提斯构造域混合叠置区,因此,其是新生代构造变动最活跃的地区,不仅具有独特的区域构造地质背景,且其油气分布富集规律及特点较复杂.
前陆盆地是被石油工业界公认为最具油气勘探发现潜力的含油气盆地类型,自Diskinson(1974)提出经典前陆盆地概念以来,相关研究颇多,但中国相关研究的野外实践和盆地区对应的勘探实际的系统发现实例不多.本文的研究得益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大力支持和得天独厚的工作条件,完成了榴辉岩野外露头剖面调查和海域长拖缆二维地震资料采集.目前工作的重点已然通过东海大陆深钻-青岛崂山-威海荣成一线和海域千里岩岛榴辉
目前,下扬子陆域苏北盆地年产油气当量超过100万吨.1961年,我国开始下扬子海域南黄海盆地油气勘探,至今62年过去,南黄海盆地成为我国陆域和由渤海至南沙广阔海域唯一一个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但却尚未获得任何工业油气发现的大型含油气盆地.显然,加大对它的勘探力度并取得发现突破,对于苏鲁两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变我国能源供给被动局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了六期构造运动特征,特别指出近来在滩海区的发现
根据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发现、大量2D/3D地震资料和西琛1井802.17m、西永2井600.33m全取心岩心开展南海主要沉积盆地生物礁储层特征宏观对比和微观研究,指出与世界深海油气发现以碎屑岩储层体系为主不同,目前南海深海油气勘探,所发现最大油田和气田均为生物礁,分别是南海北部的LH11-1礁大油田和南海南部的L礁超大气田;因此,南海深水生物礁储层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划分南海沉积盆地生物
事件性岩浆活动可给地壳浅层带来幔源二氧化碳,导致圈闭中的油气藏被排替,增加勘探失败风险,或降低待发现油气储量.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凝灰岩储层以及岩浆活动对烃源岩的影响,随着三维地震数据采集的逐渐增多,大量此前不被重视的,在数公里到几十公里的尺度上的浅层岩浆活动事件得以清晰刻画,由此定性判断其活动机制,更重要的是,在未钻井之前,半定量的判定其活动时间,从而能够研究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指导勘探.本次研究
利用最新高分辨率3D地震资料、测井录井等资料,结合岩芯观察信息,从烃源岩条件、储集层特征、盖层条件、圈闭特征和输导条件五个方面对渤海海域北部天然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火山建造具有脉冲活动的特征,火山地层厚度与形成时间跨度关系不明显,这导致了火山地层结构的特殊性.基于上述火山地层的特征,开展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刻画,建立其空间分布量化模型.为此以QS气田为例进行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模型分析.首先利用火山地层的沉积岩夹层和火山灰层作为地层对比标志层,根据标志层趋势进行火山地层原型的恢复;明确研究区营城组先期火山岩层被营城组后期火山活动破碎和掀斜,在营城组结束后还经受了
中国低丰度碳酸盐岩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广,到底能否成为有效烃源岩并对油气藏有贡献是值得深入讨论的科学问题. 本文研究了低丰度烃源岩的概念,利用生烃潜力法和物质平衡数值模拟计算法确定了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碳下限,应用热解、测井、地震、沉积相等多种参数评价了塔中地区低丰度烃源岩的分布,并根据生烃潜力法评价了其对油气藏的相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