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如何长期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金融与经济体制

来源 :2009年中韩经济合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ang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亚对于20国集团倡议以及“清迈倡议(CMI)”多边化的承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化解地区性金融不稳定因素,防范下一场流动性冲击。如果这两项倡议分别可行,那么东亚将具备一个双轨体制,允许各成员国在20国集团和“清迈倡议”亚洲基金的资源中做出选择。“清迈倡议”最终演变成亚洲货币基金的趋势是符合逻辑的。这是因为在东亚地区,各国经济与体制差异很大,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参与程度却不够。未来,如果东亚达成一致,采取单一货币的话,我们不能排除亚洲货币基金将最终演变为亚洲中央银行的可能性。在这一方面,东亚与欧洲完全不同。与东亚相比,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EMU)区内部存在着很多共性。自布雷顿体系建立以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一直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大股东。因此当时建立欧洲货币基金显得不是那么必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各国经济差异得到最大体现的国际机构,因此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存在是有理由的。
其他文献
  在考虑汇率的影响因素时,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一国的宏观基本因素进行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货币的跨国流动规模越来越大,货币替代现象日益严重,对汇率的干扰也
  保险商品的特性使得信誉对保险经营具有特殊的价值,但当前中国保险业的信誉危机令人担忧,保险业对信誉的价值重视不够。保险业信誉危机源于保险博弈的双重性、保险扩张的冲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公平与效率方面的问题,就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握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问题,分别
  在传统的弹性学说基础上,本文将贸易弹性与汇率对价格传导机制相结合,拓展了汇率对一国贸易收支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推导出广义的马歇尔—勒纳判定条件。进一步地,笔者采用1994
  在实施“积极+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刺激计划后,中国经济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进入快速复苏,GDP增长恢复上行趋势。针对经济内外系统中出现的新矛盾和问题,2009年
本文对提出了农用地分等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可采用叠加法和因素法2种整合思路.叠加法是通过“无公害、绿色产能区”的划分;因素法是把2项成果中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融合,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韩经济已经实现了比较深入的融合。在韩国投资,以及香港、台湾、新加坡和日本投资的推动下,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制造和加工基地,并成为韩国
  本文分析了中韩之间的贸易以及投资交流,提出了对今后两国经济交流发展的展望.从1992年到2008年期间,中韩两国的贸易额呈现出了年均22.7%的高速增长.韩国对中国的投资也从制
  从美国不良房地产部门局部危机开始的次贷危机,历经2008年、2009年,其影响力继续扩大。为防止金融危机的扩散,天文数字般的金额投入到了经济刺激政策中,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日韩的对外贸易受到强烈冲击,三国之间贸易活动急剧收缩,贸易失衡程度进一步加深。从结构性原因来看,贸易规模减小与加工贸易急剧萎缩、机械设备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