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方山区风电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浙江华电长兴弁山风电a场22MW工程为例

来源 :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浙江洪桥弁山风电项目为例,,对南方山区风电项目的水土流失成因、水土保持专项措施设计及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落实3方面进行探讨,分析风电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为更好减轻对风电项目区及周边造成扰动,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提出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为探索红壤坡耕地不同表土厚度对土壤肥力质量与花生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于2014年4月在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设置花生盆栽实验,通过0、10、20、30和40cm,5种不同表土回填厚度,分析不同表土厚度下土壤肥力和花生生长的差异,为合理利用红壤坡耕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表土回填厚度在0~40cm范围内,随着表土回填厚度的增加,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和花生产量干重依次增加,土壤肥力综合质量指数分别为0
为了解土壤大团聚体与土壤抗冲性间的关系.以云南玉溪澄江尖山河小流域内次生林、坡耕地、人工林、灌草地四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为对象,研究其土壤抗冲性特征.利用原状土抗冲刷槽法在实验室进行土壤抗冲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各级团聚体比例随粒级的减小而减小,且>2mm团聚体在土壤团粒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试验坡位对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大团聚体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对坡耕地和灌草地土壤大团聚体分布
为研究寻离子型稀土尾矿砂地植被恢复主要限制因子,在江西省寻乌县稀土尾矿区,不同区域的同林龄桉树林(EP)、毛竹林(PP)、桉树铁芒萁次生林(EPD)、桉树毛竹混交林(EPP)四种恢复模式,测定其林下表层土壤(0-20cm)水分、持水量和理化性质,并与裸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PP的植被条件下土壤的最大蓄水能力、供水性能最好;EPD对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速效养
随着稀土研究的深入和需求量的增加,离子型稀土矿山的开采工艺复杂多样,开采中产生大量酸性溶液,造成土壤呈现不同的酸性特征.本文研究人工模拟稀土尾砂废弃地土壤酸性环境对宽叶雀稗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宽叶雀稗种子对酸性环境的适应范围,以期为稀土矿尾砂地植被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显示,宽叶雀稗种子在pH值4.0~6.0的酸性环境下能正常萌发,萌发过程在pH为5.5~6.0时呈单峰型,pH为4.0~5.0
稀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矿产资源,但稀土采选会产生大量的尾砂,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桉树是江西省稀土矿区尾砂地植被恢复常用的树种.为科学分析和评价桉树在稀土尾砂治理过程中的综合效益及不足,本文以寻乌县稀土矿区为研究对象,在详细调查和专家打分的基础上,选取了26个反映桉树生长对稀土尾砂修复影响的指标,利用层次分析与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桉树修复稀土尾砂的综合效益经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桉树种植
针对江西早地红壤肥力低下,生产力不高等突出问题,基于长期野外旱地红壤定位试验,研究了改良剂(生物质炭和过氧化钙)对旱地红壤活性有机碳和与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置9个处理,即CK、C0Ca1、C0Ca2、C1Ca0、C2Ca0、C1Ca1、C1Ca2、C2Ca1、C2Ca2.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单施和配施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旱地红壤有机碳及活性碳组分,且效果优于单施过氧化钙.C2Ca0、C2C
本研究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取4种典型林分类型(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各样地中用土柱法采取不同土层的土壤,并分析了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活性及不同土层酶活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酶活性也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同.总的来说,四种林分类型中,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均较高,比如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都高于其他林分类型;杉木林土壤蔗糖酶最高,针阔混交林蔗
采用土壤微缩培养系统(microcosm system),在潮土中添加小麦秸秆及其制备的不同剂量生物炭,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和生物炭均能较好的降低CH4的排放量,达到一定的减排效果.N2O排放量均总体呈现减低趋势,各个处理的N2O排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达到减排效果.施入秸秆后第80天,CO2排放量显著呈倍数增加.在整个培养期内,添加秸秆的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始终是最高,均高于其他处理.
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趋严重,温室气体减排是研究的重要任务.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碳氮转化和微量气体代谢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通过人工模拟石油污染土壤以及接种不同密度的食细菌线虫条件下,研究石油污染以及食细菌线虫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本实验设5处理,即:新鲜土壤(S)、石油污染土壤(SP)、石油污染土壤+5条线虫/g干土(SPN5)、石油污染土壤+10条线虫/g干土(SPN10)、石油污
本文从贵州省六枝特区凉水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问题入手,通过对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成因的分析,深入基层走访群众重点调查治理区群众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意向,对前人的治理成果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探讨,在充分尊重群众治理意愿的基础上,结合该流域的特点和当前国家大政方针,提出了比较可行的适宜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治理对策措施:配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蓄地表径流,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解决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