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研究进展

来源 :第六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200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气二次运移通道一直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目前油气运移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众多研究者认为油气在输导层中进行的二次运移并不是呈整体推进,而是沿着有限的优势通道空间进行的,油气二次“运移优势通道”正是基于油气二维物理模拟实验、数值模拟实验以及地质现象解剖的基础上提出的,共有级差优势模式、分隔优势模式、流向优势模式、流压优势模式和断面优势模式等五种基本模式。确立优势运移通道后,正推可以“顺藤摸瓜”找油气藏,逆推可以“逆藤定根”确定有效烃源灶。该理论的提出使油气二次运移通道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模拟同生断层的发育过程,探讨了同生断层带泥质充填物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其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机理。模拟研究发现,断层带中的泥质充填物主要有三种类型:泥岩涂抹、泥质
会议
本文通过柴西地区南翼山构造与柴北缘地区南八仙构造的凝析油气与烃源岩的地化特征进行对比,凝析油的成熟指标高于烃源岩,其密度、粘度、凝固点、含胶量、含硫量低于正常油,而同
会议
本文从油气运移路径追踪、断层活动性、砂体展布、砂体与断层配置情况等几个方面来研究油气运移特征。油气运移的通道称为输导层或运载层。研究表明,白庙气田主要发育三种类型
会议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渭北地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以河湖碎屑岩沉积为主,地层变化东厚西薄,含油普遍。根据湖泊范围及岩矿特征分析,物源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南。本区长期处于湖泊中心,较
会议
不整合在油气的运聚成藏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是油气长距离运移的通道,但是目前对不整合结构特征与油气运移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通过不整合结构的分析,以及不整合结构层的岩心
会议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不断深入,盆地东部神木地区上二叠统砂岩储层普遍钻遇含气显示。据统计,有近70%的探井在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下部见到不同级别的含气显示,并且有多
会议
通过对林樊家地区阳信、林南、林北等断层发育演化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的演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构造发育史进行了研究:古生代—早、中三叠世为稳定克拉通沉积阶段;晚三
会议
轮南古潜山油气藏是一个整装的超大型碳酸盐岩古潜山油气藏,自晚加里东期开始,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改造,形成了现今复杂的油气水分布特征。轮南古潜山油气藏是在海西期古
会议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埕北断阶带广泛发育断裂、砂体和不整合面等多种类型输导层,构成复杂的立体网络通道。以断层为垂向运移通道的油气藏常在断层带附近多层叠置;以连通砂体为主
会议
盆地模拟技术对逆断层处理的缺陷制约了其在逆断层发育盆地的应用,对此现状作者应用油藏地化和盆地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不同成藏期次对胜北洼陷主要目的层系的油气运聚进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