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阿留申病毒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现状

来源 :2014年全国毛皮动物专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感染水貂引起的水貂阿留申病(AD)以慢性持续性感染和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阿留申病毒感染力极强,引起幼貂大量死亡,成年水貂毛皮质量严重下降,且目前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给水貂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病毒结构,细胞内复制的调控方式,致病机理,与靶细胞相互作用的方式等方面,对AMDV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通过将AMDV与其它同科成员在蛋白结构、胞内信号调控、致病性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了AMDV作为细小病毒科成员表现出的独特性和未来的研究前景.
其他文献
通过在海水鱼养殖池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的实验与池塘微生物现存量的跟踪调查,探索了枯草芽孢杆菌在该池塘的生长规律,研究了微生态制剂、水温、浮游生物等对养殖池塘微生物现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在1.5m比3.0m生长旺盛,微生物现存量能达到107cfu/L数量级以上;单一的枯草芽孢杆菌适宜在15~22℃并有增氧条件(投放鼠尾藻)下生长,净化水质的效果不低于复合微生态制剂;13.5~21
作者于2011年10月22日以人工培育的2+龄厚壳贻贝同生群养殖个体(野生亲贝源自非养殖海区,稚贝出池时间为2009年6月、海区中间培育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大规格苗种筏式养殖起始时间为2010年4月)、同域生长的1+龄紫贻贝同生群养殖个体(苗种源自大连海区)以及混于厚壳贻贝和紫贻贝养殖筏架中的“杂交贻贝”为实验对象,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上述3种贻贝贝体框架特征的差异研究,以期为
作者于2011年10月22日以厚壳贻贝同生群养殖个体、同域生长的紫贻贝同生群养殖个体以及混于厚壳贻贝和紫贻贝养殖筏架中的“杂交贻贝”为实验对象,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开展了三者贝体框架性状对壳重的影响效应研究,并由此探析了三者间壳重增长对策的差异,旨为贻贝科物种固碳生物学研究和嵊泗海域“渔业碳汇”产业开发提供基础资料。研究表明,决定本研究所涉3种实验贝壳重的核心变量均为贝体长度性状,三者间贝体滤食功能区
为探明我国水貂震颤综合征(Shaking mink syndrome,SMS)的病因,本研究检测了2012-2013年4个水貂养殖地区的17份疑似SMS病例,采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试纸条检测犬瘟热病毒(CDV)和犬腺病毒Ⅰ型(CAV-Ⅰ),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方法检测水貂阿留申病毒(ADV),检测结果以上病原均呈阴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水貂脑部组织中的星状病毒(Astrovirus
在以科技创新带动我国毛皮养殖业提质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迫切诉求下,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我国毛皮动物养殖户科技需求现状,绘制产业科技发展路径图,针对科研"两头难"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探索推进产业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措施对策,为今后毛皮产业重大科技立项研究、技术推广模式改革以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制定提供素材和依据.
水貂出血性肺炎近几年在我国各地养殖场频繁发病,造成严重的影响.本实验主要收集来自山东某水貂养殖场具有典型的出血性肺炎症状的病死水貂的肺脏和肝脏等组织样品,分离培养病原菌,并采用生化鉴定和PCR方法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法检测分离菌株对常用药物的药物敏感性.结果从肺脏分离得到4株绿脓杆菌,从肝脏分离得到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结果表明4株绿脓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类药物
本文采用2代测序技术,对水貂(Mink,Mustela lutreola)外周血白细胞转录组进行了RNA-Seq测序、de novo拼接和信息比对研究.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得到了3.1GB的原始数据,共32245804个reads,去除载体信息的数据量为28797350个reads.经质量控制和de novo拼接后,对组装出来的转录本利用TransDecoder鉴定coding区域,共获得了11
此本研究从乌苏里貉脾脏内提取RNA,通过对乌苏里貉IgGγB基因克隆、遗传进化分析及蛋白结构分析进行抗原性比较分析,为指导临床乌苏里貉疾病的免疫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布的水貂IgG(L07789.1)和犬IgGγ(AF354264.1、AF354265.1、AF354266.1、AF354267.1)的序列,设计合成两对引物,从乌苏里貉脾脏中提取总RNA,RT-PCR分别
As a key link between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the interferon (IFN) system i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against viral infection.IFN, and in particular, IFN-α, has been used as an effectiv
近期对辽宁、山东及吉林等地的貉进行附红细胞体检测,阳性检出率达60%.本文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剖检变化及防治进行了简单的综述,以期对本病的研究有所帮助.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一旦发现病貉,应及时检测,尽快确诊,隔离病貉,同时消毒。驱除外界蚊、蝇等昆虫,防止疥螨、虱、蜱等体外寄生虫感染。通过临床调查和实验室诊断发现,30%-40%健康兽的血液中都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