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gxi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增量表示城市转型绩效,对东北地区2003以来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进行分析,发现吉林省和辽宁省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明显好于黑龙江省,辽源、松原和白山市转型效果较好,鸡西、伊春和黑河市转型较差,综合类和石油类城市是城市转型绩效较好,煤炭类和森工类城市转型效果较差。
其他文献
城市网络是近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基于2003-2013年8 个横截面的铁路客运班列数据,采用加权度中心性和社区结构模型,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等级和集聚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区域经济板块。从2003 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扥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区域经济振兴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发展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
文章以国家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国30 个省市(区)2003-2012 年份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聚类分析,将全国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四种基本地域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总体上,全国及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且略有波动,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差异在不断减小,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阶段。
城市和农村作为两种不同的生活地域,在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吉林省的城乡生活消费差异:(1)分析2003-2012 年生活消费水平和恩格尔系数,对比城市和农村这10年间的时空差异,结果显示吉林城乡人均生活消费从2003-2012 年的差额在逐步的扩大,城乡的恩格尔系数看,都在40%以下,都达到了富裕的阶段。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是人类所拥有的关键自然资本,而土地利用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地覆盖变化严重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生物工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条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生物工业发展依托持续、密集的资金与研发投入,并已进入加速成长期,逐步体现出集聚发展的趋势,产业分工日益细化,部分生物工业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
上海商业郊区化、多中心化,加剧实体商业之间相互竞争。加之以总量供过于求,营业成本上升,电商冲击,上海商业地产面临着严峻的去库存、去空置率压力。
企业的进入退出存在显著的前后关联,关联机制可以分解为竞争效应与乘数效应。本研究探讨了1998 到2013 年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发现地级市尺度的企业动态存在明显的时空关联。
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规模和服务水平不仅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更是落实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切实之举。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是为居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充足的总量供应和合理的空间配置是构建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基础。
乡村性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反映乡村发展水平、揭示乡村内部差异、识别乡村地域空间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乡村性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并对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