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肝脏虚拟平扫与传统CT平扫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照传统CT平扫,评估肝脏能谱CT虚拟平扫成像的优缺点,探讨肝脏增强时减少辐射剂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我院27例经能谱CT(GE DISCOVERY-CT 750HD)常规肝脏平扫和能谱双期增强扫描的患者资料,用AW4.6工作站对GSI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虚拟平扫图像.然后在在两种图像上的相同的解剖点测量平均CT值、CT值标准差,对平均CT值、信噪比、病灶检出率及患者单期扫描时接受的辐射剂量和总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应用MR早期评估经皮微波消融肝脏肿瘤的消融范围. 方法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01月31日,46例肝脏肿瘤患者55个病灶,平均直径 (26.0±5.3)mm,行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后第2天,MR对消融疗效进行评估,记录消融范围(长径*短径),与微波厂家提供的参考值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消融并发症进行记录分析(消融不足或过度).
目的:了解腱鞘巨细胞瘤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一例胫骨近端腱鞘巨细胞瘤的综合影像表现,结合文献并与手术病理对照; 结果:病变X线表现为左胫骨近端内侧骺板下约3.8cmx2.5cm的多房状低密度骨破坏灶,边缘硬化,内见骨性分隔,类似骨囊肿.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恶性淋巴瘤化疗中间期进行两次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及无进展生存预测价值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初诊为恶性淋巴瘤并具有化疗2-4周期及化疗6-8周期两次18F-FDG PET/CT影像检查结果的病例。根据2014年NCCN指南将化疗中期(标准化疗2-4周期)及化疗后期(标准化疗6-8周期)PET/CT疗效评价显像结果记为阴性和阳性。
患者,女,42岁,无明显诱因乏力4年,半年前出现耳鸣,乏力加重胃镜示胃体部隆起,HB:58g/L.查体:腹部无异常.CT示:左下腹肠系膜区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为34Hu,边界尚清晰,呈“C”型改变,大小7.1cm×6.1cm(图1),增强扫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肠系膜血管穿行其中(图2).
PURPOSE:To apply amide proton transfer (AP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echnique to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to discuss clinical values of the APT-MRI main parameter - MTRasym(3.5ppm) (Magnet
目的:了解数字化乳腺三维断层摄影技术的特点以及对于乳腺病变特佂的显示的优势。方法:收集病理已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严格按照Hologic的Selenia Dimensions数字乳腺机使用说明操作该设备;获得在标准模式下的CC位和MLO位的三维断层图像与二维数字成像(comb),同一压迫下同时获取的2D和3D的影像,通过三位不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读片,分别比较三维断层图像与二维数字图像对于乳腺癌的
会议
目的 探讨3.0T MR髋关节造影(MR arthrography,MRA)在髋臼唇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8例髋关节疾病患者的髋关节镜及术前髋关节MRA资料.采用盲法分析MRA图像,判断髋臼前唇和上唇有无撕裂并对臼唇撕裂进行Czerny分期.
目的:探讨断层乳腺对单发乳腺肿块样病灶诊断价值,对于肿块大小的评估,断层乳腺与传统乳腺X线类似或者更好,它能显示多余1mm的更精准的病变.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7.月~12月同时进行断层乳腺和数字乳腺X线检查的单发肿块的101例患者,全部拥有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来区分两种检查结果对于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目的:分析一例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影像学表现并复习文献,提高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诊断水平。方法:患者,男性,28岁:系“左上肢肿胀半年,疼痛一月”入院。专科检查:左前臂周径较对侧未见明显增粗,皮肤无破溃、红肿,尺骨近端触及一大小约2*3cm包块,质硬,肘关节及腕关节活动可,感觉正常。
目的:总结胼胝体压部(Splenium of Corpus Callosum,SCC)可逆性孤立性病变的MRI、1H-MRS特点,并初步研究病灶持续存在时间与ADC值的相关性,即探讨利用其ADC值推测病变持续存在时间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