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掌上电脑)在预防静脉采血差错事件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84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PDA(掌上电脑)在骨科病人静脉采血中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在相同时间内,使用PDA和不使用PDA的情况下的差错统计。结果发现,在统计时间内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PDA操作流程或不使用PDA的情况下,出现血液标本采集错误1例,血管标签与血管颜色不符合5例;将PDA操作规范严格应用于临床静脉采血工作中后,在统计时间内未发生一起静脉采血差错。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开塞露低压灌肠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及开塞露低压灌肠配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卧床病人便秘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同骨折的卧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中发生便秘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44~87岁。
目的比较C臂引导下和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变穿刺活检的手术过程及病理诊断结果,探讨经皮CT引导下脊柱病变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5例脊柱穿刺活检病例,其中178例行C臂引导下经皮脊柱病变穿刺活检术,127例行CT引导下经皮脊柱病变穿刺活检术。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皮肤慢性溃疡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皮肤慢性溃疡患者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7±12.6(42~78)岁,糖尿病病程12.7±8.6(2~28)年,皮肤慢性溃疡病程2.1±8.6(1~11)个月.
目的 评价预见性护理在小儿上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骨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患儿556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6个月,骨折类型包括:尺桡骨骨折100例、肱骨髁上骨折246例、肱骨外髁骨折100、孟氏骨折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20例、尺骨鹰嘴骨折30例,采用的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手术方式均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将556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8例。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排除病例因素,选取其中45例因骨质疏松原因造成的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27例,年龄56-83岁,平均70.8岁.
目的:鉴于盆腔腹膜后肿瘤的特殊解剖结构,传统手术入路切除对于该部位肿瘤有着较大的风险且无法达到较好的暴露,本研究通过探讨改良Stoppa入路在盆腔腹膜后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分析,为这一入路的应用提供临床证据。
目的:探讨颈椎椎间融合后临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策略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4年12月因颈椎椎间融合后临近节段退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2~67岁,平均51.5岁.纳入患者中有8例为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前路椎间融合术后,术后至发生临椎病时间间隔3年3个月至12年,平均7年2月,初次手术融合节段包括C4-5 1例,C5-6 3例,C3-5、C4
目的 探讨68例断指再植术前及术中护理要点方 法 观察68例断指再植患者(21例完全离断,47例不完全离断),分析术前准备及术中护理要点。术前护理分为术前心理护理、术前患者准备及术前用物准备。患者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疏导,讲解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病例,消除其疑惑及恐惧心理,增强治疗的信心,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以防血管危象的发生。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用于单节段椎间盘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 40例单节段椎间盘置换手术,在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具体方法包括:术前咨询培训、术前体位训练、术前禁食要求、围手术期超前镇痛、术后尽早排尿、术后尽早进食、术后舒适体位、术后早期活动、出院指导等。
目的:通过对尤文氏肉瘤/PENT患者经新辅助化疗、手术及辅助放疗后五年以上随访的结果,回顾性分析该肿瘤的临床治疗特点、可能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为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