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对一次性医用消毒巾消毒效果评价的比较

来源 :全国消毒论文写作与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jieyeyi5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有效成分含量不同的湿巾,采用两种方法对其杀菌效果进行比较,探讨哪种方法对临床使用更具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实验室杀菌法和现场杀菌法对湿巾消毒效果进行试验.结果:成分为季铵盐,含量为2.0g/L、1.5g/L、1.0g/L、0.5g/L的湿巾对物体表面自然菌的杀灭对数值分别为1.73,1.29,0.73,0.35.在湿巾上直接污染细菌,浸透作用2min,5min,10min,季铵盐含量≥1.0g/L的湿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平均杀灭率均大于90%.结论:消毒剂现场实验所得结果与临床需求更为贴近.
其他文献
浊毒的概念以及其的理论渊源,浊毒在胃癌前病变的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致病的特点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化浊解毒发在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中贯穿始终,化浊当淡渗利湿化浊、苦寒燥湿化浊、芳香化浊,同时解毒要分轻重。
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细胞尤其是巨噬细胞有多种促肿瘤作用,可以促进恶性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促血管新生和转移,削弱机体的获得性免疫反应.炎症调节因子及其炎性效应细胞是肿瘤炎性微环境的重要组成,它们通过炎癌共用分子通路在炎症与肿瘤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相关性炎症的分子机制的揭示,可以为进一步改进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分子.传统靶向肿瘤治疗具局限性,理想的靶向于肿瘤相关性
目的:总结癌性恶病质发病机制及实验研究现状,探讨厌食、机体代谢异常、细胞因子在恶病质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整理恶病质基础实验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恶病质"、"发病机制"和"实验研究"等为主题词,检索2004-2011年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61篇文献.纳入标准:1)恶病质的发病机制研究;2)厌食、机体代谢异常、细胞因子在恶病质发生中的作用;3)有关恶病质的
茶叶多糖(TLPS)、茶花多糖(TFPS)和茶籽(TSPS)通过常规水提醇沉法分离制备.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茶多糖(TPS)、采用酒石酸亚铁法测定茶多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质含量.并利用K562细胞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氨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实验对提取的三种多糖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估,结果表明,几乎所有浓度的茶多糖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K562细胞生长的作用,但是低浓度(0-0.5μg/ml)
会议
会议
本文通过对《中国消毒学杂志》成立背景以及工作成效的概述,分析了《中国消毒学杂志》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核心期刊以及学术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并对论文的书写规范以及投稿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文既详细阐述了目前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如二氧化氯消毒、氯胺等)的特点,同时也对一些正在完善推广的新的消毒方法(如臭氧消毒、Ag+、紫外线消毒、生物活性碳消毒、碘、反渗透技术、微电解消毒法及联合应用消毒技术等)作了简明介绍.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醛增效剂,改善邻苯二甲醛杀灭细菌芽孢的性能.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及理化分析试验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试验证实,筛选获得的季铵盐在2000 mg/L浓度下,与2000、3000、4000、5000 mg/L邻苯二甲醛协同作用20 min或30 min对不锈钢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均可达到高水平消毒,与6000mg/L邻苯二甲醛协同作用30 min可使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达
目的:了解武警某部新兵入营前兵员宿舍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分析造成污染的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消毒措施,观察其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240个采样点进行空气菌落总数监测,并选取菌数超标的7个房间使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比较消毒前后的微生物消亡率.结果:空气菌落总数合格率为79.6%,不同楼层间的菌数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消毒处理后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的平均值为9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