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沿海地区全新世以来灾变事件对人类文明演进影响的探讨

来源 :2007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暨2007海峡两岸地理学家大会——中国地理学会年度研究生联合论文发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x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浙江上山遗址、嵊州小黄山遗址、跨湖桥遗址的发现证实,华东沿海全新世初至7kaBP可能经历过明显的与海侵或与海啸有关的灾变事件,它对人类文明演进的影响表现在:由此造成迄今为止华东治海地表海拔4m以下地区一直未能发现全新世初至7kaBP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同时,苏北梁王城遗址被3层黄河泛滥相物质的掩埋表明,苏北中、东部几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可能存在大量未知的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遗址,利用物探等手段寻找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考古遗址,是揭示苏北地区全新世灾变事件对人类文明演进影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对华东沿海全新世初至7kaBP的自然沉积地层以及这一时期的遗址地层作年代学、沉积学、考古地层学、海相地层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灾变信息的提取和鉴定研究中,如何区别海啸层和海侵造成的海相层是有一定难度的研究问题,新石器时代初期和历史时期海啸遗留的沉积物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其原始沉积状态被破坏会较为显著,需要采集现代海啸层和海相层作对比鉴别研究,但这项研究对弄清全新世初至7kaBP灾变事件真相及其对当时该区人类文明演进的影响有重要科学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中国近代女性史研究向学术主流迈进,据2009年统计,30年来中国近代女性史的文章就有1600余篇,相关专著和教材上百种。在女性史研究的分析范畴方面,最重要成就是把社会性别概念引入了其中,并把它用作历史分析的一个范畴;在研究途径方面,从孤立的考察女性状况,或者简单地把女性的历史活动填入传统通史的作法,发展到对两性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范围方面,从研究妇女的政治、经济活动、家庭婚姻,进一步扩
奴婢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长远的历史,「奴」意为男性,「婢」即为女性.由于「奴」与「婢」的性别差异,婢女往往能够走入她们所侍从的女主人的生活圈子.随着学术界致力提倡利用「性别」作为一项分析工具,努力寻找能够反映女性声音的材料,大量女性作品如总集、别集等亦得以重新被发现和研究.由于绝大部分女作家都具备「女主人」的身分,她们的作品自然经常载有她们与婢女之间的相处,并成为女性作品中常见之主题.而清代女作家人
日军"慰安妇"就是日军的性奴隶:日本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是严重侵犯妇女人权的战争犯罪.“慰安妇”问题是现代亚洲历史的重要一环,在地缘政治上涉及日本及中国、韩国、朝鲜与东南亚诸国,在学术领域方面与中日关系、战后国际关系、国际法、战争赔偿研究等密切关联;在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下,“慰安妇”问题已经超越中日关系成为妇女权益及其尊严的国际性人权议题。遗憾的是,日本政府至今未就该问题进行深刻反省和谢罪赔偿,还
本文运用晶相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能量散射X射线荧光分析仪(ED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等方法对敦煌西千佛洞第12窟壁画制作材质及工艺进行了研究.第12窟壁画所使用颜料主要有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黑色等,分别为石膏、滑石、方解石、石英、氯铜矿、绿铜矿、铅丹、土红、青金石、墨(炭黑).地仗由黏土、沙子和麦草组成,含沙比约在63.4%~74.7%之间;麦草含量
随着海底考古革新的发展以及遗迹的持续发现,海底文化遗产的维护和复原也发生了变化。海底遗产保护、增值、延续、维护和复原开始面向大众。挖掘物品却不知道要如何处理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人严格按照学科界限工作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今天,考古学、维护复原和遗产增值紧紧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项目旨在吸引潜水员、历史爱好者或单纯的好奇者潜入水底,无论这种潜水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为了能在原位或在博物馆维护这些物品,在发现
处于广东和大西南之间的广西,自宋以来珠江流域作为一个统一市场出现以后,到明清时期,一方面是西江便捷的水运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的兴盛,以及鸦片战争以后两广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并成为它边缘地区一部分,促使广西与广东之间的经济和空间进一步结合,不但加大了对西江水运的依赖,而且借助于商品生产和流动,在西江水系沿线形成以得江梧州、漓江桂林、柳江柳州、琶江南宁为中心的一级城市,各县
广西钦廉地区位于北部湾北部,指今广西北海、防城、钦州三个地级市。先秦,钦廉地区尚处于部落社会阶段,有骆越国、伯虑国等,这些土邦小国,对后来建置郡县功不可没。在秦汉时期,初次设置郡县,莫定了合浦港作为海上丝路始发港基础。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纷乱时期,经济缓慢发展,直到隋唐统一局面下,使行政建置面貌焕然一新,经过政区调整,钦廉经济得以繁荣。但宋元时期,由于政区建置新格局,经济出现不平衡发展态势。在新中国成
本文通过分析会仙岩溶湿地的基本情况及现状,为了解这块湿地的退化机制,试着从数据上还原湿地以前的面目,给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通过遥感技术宏观分析会仙岩溶湿地的历史演变,并试着剖析会仙岩溶湿地的退化机制,再利用湖底沉积物中摇蚊分析方法微观展示会仙湿地的历史演变与演化过程。同时,对目前的生态修复工作作了简单的概述。
严格意义上来看,"茶马古道"是连接云南、四川等茶叶产地和国内的西藏、青海、甘肃、宁夏等地以及国外的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缅甸、越南等地的通道.这条通道上运送的物资主要是盐巴、茶叶等生活用品,运载方式主要是马帮.从1990年木霁弘、陈保亚等人提出"茶马古道"这一概念,到2005年左右普洱茶借此宣传而因之大热并使之深入人心,到今天已经演变为一个云南民族和地域文化的重要品牌符号,甚至可以说是今天
茶马古道最初是指以滇藏川三角地带为中心,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商业行为,伸向中国内地、印度、东南为“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其地域不仅限于“滇川藏三角地带”,而是扩展为“中国西南地区”,其行为特征也不仅限于“茶马互市”,而是更强调“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本文从空间特征、时间特征、文化特征、角色和目的四个角度探讨了茶马古道的文化路线研究。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