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图书馆如何利用博客展示学校主题性阅读教学特色

来源 :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0年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海门市育才中学图书馆博客配合主题性阅读教学,向师生推荐电子图书、网络图书、网上链接书店,征集读书笔记、教学随笔等作品,并且在图书馆博客发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在征集学生稿件的过程中,发现了过去用传统保守的图书馆管理方法所不能涉及的领域,直接与学生发生信息交流、文字交流、思想交流,参与学校的主题性阅读教学特色活动,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作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心的图书馆,对于长久以来的人治状态下的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图书馆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目前迫切的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律保障来促进和规范公共图书馆.通过介绍关于公共图书馆的相关法律,分析了其立法的必然性,指出图书馆立法是维护读者权利,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对图书馆的经费、馆舍、人员以及读者等等相关方面有着法律的约束。以法治图书馆,是当今以及以后最光明的大道。
通过对当前世界各国图书馆立法发展状况的介绍,并对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详细的立法解析,指出图书馆立法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势在必行。由于当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图书馆立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部比较科学、完备、实用、超前的、对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公共图书馆法》产生,一定会在坚持“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下,努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长远发展,满足人民
通过对中小型图书馆低碳建设的重要意义的探究,总结了中小型图书馆低碳建设的制约因素,指出中小型图书馆低碳建设中必须注意建筑设计体现节能环保意识,崇尚自然通风采光理念,建筑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大量使用,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充分使用,从而实现建筑节能“双跨越”发展模式。
节能环保型图书馆建筑是人与建筑、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图书馆建筑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变这一继往开来的发展变革时代,变革直接影响着图书馆本身结构和建筑设计对节能环保的具体要求,节能环保工作已成为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图书馆建筑节能环保概念及依据标准,指出其建设的内涵和目的,并提出了图书馆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为图书馆的环保研究提供了参考。
"共享工程"是图书馆的职能由同地区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馆之间通过设备馆藏、目录、文献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共建、共享的一种合作模式."特殊弱势群体"本文指服刑人员.他们是我国当代弱势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称为需净化灵魂的"特殊弱势群体".通过对服刑人员信息需求类型和需求障碍的分析,研究了共享工程的服务模式,提出了共享工程的创新思路,指出监狱的自我封闭和民众的敬而远之遂成现在监狱游离于
本文通过分析图书馆建设的环境,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面对新形势,应当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强化公关意识,塑造图书馆优良形象,指出公共图书馆的行政管理是图书馆整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业务工作和读者工作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化素养的基础,在图书馆的行政管理中,只有加强了人的管理,以规章制度作保障,合理有效地使用和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作用,就能达到办馆的目标和
笔者对西部地(州)县级图书馆进行了调查,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和管理体制的局限,使得西部各中小型图书馆的发展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相对较低,设备落后,管理不规范,藏书趋于老化,馆藏文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途径要克服保守思想,打破传统图书馆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和“大而全、小而全”观念,树立资源共享的思想意识,人才资源的协调与协作,采购工作的协调与协作
在总结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县级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县级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发展对策,包括争取经费,促进发展,加强馆际合作,建设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抓好网络系统建设,努力提高图书馆员和用户的素质,针对用户的不同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融入网络环境,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才能在信息社会中保持应有的地位。
2002年,国家图书馆开始应用以色列埃利贝斯(Ex Libris)公司开发的Aleph500(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Web OPAC是该系统的功能模块之一,为网络用户提供馆藏书目数据的查询检索服务,它革命性地取代了传统卡片目录的查询检索功能,并更胜一筹.但在如今的WEB时代,从用户使用层面上看,它又愈发不尽如意,虽几经升级改版(目前我馆使用是16版,正在准备升级到20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有
本文通过分析在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环境,研究了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要真正的改变形象,提高服务,就必须审视自身的观念、调整心态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视读者(包含潜在读者和可能读者)为顾客。先从改造现有的内在环境做起,将谋取外部资源当作图书馆的天职,由近而远、由小而大,逐步发展壮大。只要努力,公共图书馆不仅可以为今天的读者以及明天的读者准备,与他们维持更良好而密切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