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电元件的智能夹层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智能结构系统的先进思想,针对先进复合材料损伤监测、提高结构安全性、延长寿命、扩大使用范围等需要,在材料科学、力学、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集成度高、使用方便的压电智能夹层的设计技术、工艺方法及相关技术.
其他文献
采用拉伸蠕变试验方法研究了树脂基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蠕变性能,分析了编织结构、编织角和纤维积含量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的影响.在本文试验条件下,树脂基三维复合材料的蠕变曲线分为两个阶段——减速阶段和恒速阶段.试验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随编织角的减小、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三维五向结构的抗蠕变性能优于三维四向结构的抗蠕变性能.
本文利用非线形动态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模拟800m/s的7.62mm穿甲弹侵彻陶瓷/复合材料靶板的抗弹过程.对模拟中采用的算法、材料模型等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对陶瓷/复合材料的防弹机理和吸能方式进行了研究.文中对具有理想防弹性能的陶瓷/复合材料靶板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验证了采用数值模拟高速侵彻的可行性.
用玄武三号栓-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辐照PTFE及纳米TiO改性玻璃纤维织物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辐照PTFE改性玻璃纤维织物可明显提高玻璃纤维织物的减摩耐磨性能,当辐照PTFE的添加量为10%时,PTFE改性玻璃纤维织物具有较好的综合摩擦磨损性能.当纳米来TiO的添加量在2%~8%范围内时,纳米TiO改性玻璃纤维织物可有效提高玻璃纤维织物材料的
本文对碳纤维体积含量分别为54%、60%、65%的CFRP筋进行拉伸试验,用分压电路法测量CFRP筋的电阻,同时测量CFRP筋的应力和应变.CFRP筋的电阻变化率随着拉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当CFRP筋受拉破坏时电阻变化率达到最大值.三种CFRP筋的应变灵敏系数(电阻变化率与应变的比值)分别为118.9、134.1和86.1,是普通电阻应变片的39.0~60.7倍.碳纤维体积含量为60%时CFRP筋的
EAST超导磁体的导体采用模压方式压弯成形,其匝间和对地绝缘使用玻璃纤维缠绕技术进行干缠绕,再运用真空压力浸渍技术整体浸渍低温环氧树脂,低温超导性能测试表明超导磁体的绝缘处理是合理的.
研究了钛酸钾晶须和硼酸铝晶须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钾晶须和硼酸铝晶须能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晶须加入使材料的磨损率得到显著降低.钛酸钾晶须对材料具有一定的润滑性,添加晶须后材料的摩擦系数与树脂基体基本相当;体系中添加硼酸铝晶须后随摩擦时间的延长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呈增大趋势.对于钛酸钾晶须改性体系,晶须添加量较低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为较严重的黏着磨损,晶须添加
柴油机汽缸/活塞组件处于高温、高负荷、高速等极其苛刻的工况条件下,在初期磨合阶段常会发生严重磨损,造成拉缸现象,导致柴油机报废.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研制了一种柴油机汽缸/活塞擦组件使用的耐高温长寿命石墨基固体润滑抗磨涂层.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涂层材料肯有良好的高温润滑性和抗磨性,可改善汽缸/活塞摩擦给件初期磨合、减少拉缸现象,并提高其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上机使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抗磨涂层可潢足柴油机汽缸
在"闪光二号"脉冲电子束加速器上,采用自行研制的保护环式石英压电传感器,对一种新型碳纤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热激波传播特性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电子束能注量为382~953J/cm(2)范围内,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热激波应力峰值在97~406MPa之间,只是相同能注量下LY12铝的8%左右,这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衰减热激波的性能;(2)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中的热激波,其波速较低(大约为2.78~3
将现有的传感器和执行元件植入材料内部,形成智能复合材料,是使材料智能化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传感器和执行元件等多样化,提高灵敏度,并使其与结构材料一体化,达到真正的融化.可以预料,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智能复合材料必将进一步渗透到航空航天、建筑业、汽车制造业以及其他民用品制造业的广泛领域之中.
制造工艺信息化与结构智能化是先进复合材料的重要研究发展方向.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信息化是指: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艺成本为目标的工艺设计、优化与控制过程中,建立内部过程参量、工艺控制参量与产品质量成本之间的集成信息关联,并以计算机辅助信息化方法逐步替代人工方法.复合材料结构智能化是指:基于复合材料可以进行多组分复合设计制备的特点,以提高结构制造与服役可靠性、提高服役性能、从单一承载结构向多功能结构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