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参数控制的一次调频优化策略的提出

来源 :2017年电站热工自动化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根据变参数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一次调频优化策略,得到了以下结论:(1)依据指标Bl,调整一次调频动作死区,提前动作,克服滞后:(2)单阀、顺序阀区别对待,利用修正系数,实现指标合格;(3)顺序阀方式下,修正调门之间的重叠度,保证流量特性线性化;(4)不同负荷、主蒸汽压力设置不同的修正系数,进行控制;(5)针对不同的考核指标,进行分时段变参数控制,前15sB2指标为主,后45sB3指标为主。通辽发电总厂600MW机组通过一次调频优化调整后,各考核指标均到达合格要求,满足了电网需求。首先,一次调频功能的实现,基础在于硬件设备的可靠,软件系统的更新升级,以及DCS控制逻辑的优化和调整,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理过程。其次,加强热控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技能水平,以及热控、汽机、电气等相关专业一同努力,各专业之间相互协调配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机组一次调频性能。
其他文献
煤层开采后,覆岩的破坏和移动使得岩层出现冒落带和裂隙带(简称"两带")."两带"的研究对于矿井水害防治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两带"的研究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数值模拟、物理模拟和现场观测.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方法对"两带"进行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对于火电站燃烧系统,其具备非线性、大滞后、参数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等特点,借助常规控制策略很难取得理想的控制成效.笔者在文中便重点阐述了几类比较常见的智能控制方法在燃烧控制系统里的运用,指出现今,对于电站锅炉燃烧控制系统使用的集成控制法包括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模糊控制等等,运用模糊逻辑控制技术与自寻优控制思想,从而设计出能够规避传统控制法缺陷的空燃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此控制系统具备参照锅炉热效率
本文以电厂为研究对象,为提高NOx控制品质,设计了多级前馈串级调节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值扰动及内外扰动试验中,具有超调量小、调整时间短、扰动抑制强和鲁棒性高的特点,值得在工业控制系统中推广应用.
文章根据中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现状,针对目前集中供热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互联网+智慧供热的完整定义,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提出智慧供热的架构:(1)热网智能管控系统:建立4G通讯,配备服务器,组态软件,软件系统包含热网收费管理系统,热网生产运行系统,热网能耗分析系统,供热客户服务系统,热网GIS系统,热网综合管理系统,热网水力平衡软件系统。(2)网源一体化智能调节:建设蓄热系统,自动跟踪换热站
为了降低厂用电率,汽动引风机被应用于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中.引风机采用汽轮机驱动,其运行方式、自动调节方式等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本文对配置汽动引风机的百万机组的送、引风机RB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采用了有效的汽动引风机RB控制策略.华能海门电厂4号机组的试验结果表明,送引风机RB过程负压等参数控制效果良好,对类似机组试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某电厂三期工程(2×600MW)采用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锅炉厂生产的八角切圆风扇磨超临界燃煤锅炉.机组RB功能设计为由CCS(协调控制)中进行判断运算,在CCS系统和FSSS系统中进行执行.当机组重要辅机发生故障时,机组出力受到限制,系统快速返回到一个新的能量平衡状态.机组RB动态试验表明,机组能够实现各项设计功能,满足机组快速、稳定减负荷的要求,对于相同或类似机组RB试验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简述了在火力发电厂超临界机组改造供热机组后在中压缸排汽处进行抽汽,抽汽后机组的控制和供热首站设备的控制对机组正常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及供热设备的控制技术优化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包括中排调整抽汽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连通管上蝶阀的开度,从而改变由连通管通向两个低压缸的进汽量,以满足抽汽供热的需求。在冷凝工况运行,蝶阀全开时中压缸排汽通过连通管进入低压缸。当需要抽汽时,关小蝶阀,使一部分中压缸排汽由连通管
本文以越南沿海电厂三期622MW亚临界机组为例,对机组FCB功能控制策略和FCB试验进行说明和介绍,对控制策略进行综合论述和描述,包括针对主蒸汽压力升高致汽包水位降低的扰动,对给水主PID比例和积分进行修正,增大比例增益,强化比例作用:缩短积分时间,强化积分作用;并对副PID增加FCB补水前馈,增大汽动给水泵转速,加大汽动给水泵出力,进行补水;为防止汽包水位过低,造成水位低保护动作,联启电泵;汽动
本文主要阐述了超低排放改造后对CEMS系统的优化内容,脱硫CEMS系统在改造后烟尘采样系统由激光散射法烟尘测量改造成抽取式测量系统,其他子系统大部分则沿用之前的系统,但是在投产后仍遇到许多问题,经过摸索后多次优化,使得脱硫CEMS系统超净排放的监测有了很大的提高.
设计机械设计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系统架构.采用SolidWorks创建实验设备的三维模型,C#和VRML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虚拟场景和编制人机交互界面,开发了机械设计虚拟实验教学平台,并运用到实际实验教学中去,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通过机械设计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并应用至本科与机械设计课程相关实验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为学校解决教育资源匮乏这一难题,为教师提供一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