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上腔静脉T4期肺癌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国抗癌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全国肺癌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HTC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累及上腔静脉T4期肺癌的外科治疗方式,上腔静脉成形或置换的材料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及并发症的预防.探寻在非体外循环条件下更为简洁安全的个体化手术方式. 方法:本科2006-2011年7月间共行16例需大范围上腔静脉壁切除的上腔静脉成形或置换术,分为三种手术方式组:1.腔内分流法:术中行腔内分流,将近心端带有侧孔的分流管经右心房插管插至上腔静脉远心端(受累部位的远端),暂时阻断上腔静脉使血液经分流管回流至右心房,切除两阻断带之间受累的上腔静脉壁,以自体心包片或奇静脉片重建上腔静脉,共计4例,适应于上腔静脉受累较为局限,周径<1/2,并且未侵透内膜的病例,重建材料以自体组织为宜,术后无需长期抗凝;2.腔外分流法:在受累上腔静脉的远心端与右心房之间建立体外分流,阻断其间上腔静脉,切除受累血管并以人工材料予以重建(单Bypass),共计9例,适应于上腔静脉受累范围较长但不超过左右无名静脉汇合处,周径>1/2,侵及管壁全层的病例,重建材料主要为人工材料,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3.序贯法:先离断左或右一侧无名静脉,以人工血管将其与右心房之间重建循环,再同法建立另一无名静脉与右心房的循环,依次进行(双Bypass),共计3例,适应于肺癌累及左右无名静脉汇合处的上腔静脉的重建,重建材料为人工血管,术后需长期抗凝. 结果:16例以上三种方式重建上腔静脉的患者中,无一例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术后第一日(视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开始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一周后改为口服抗凝治疗,无一例出现栓塞症状,均痊愈出院.长期疗效仍在随访中. 结论:恶性肿瘤侵及上腔静脉者应积极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方式视上腔静脉受侵情况而定:绝大多数病例均能以非体外循环方式安全完成,彻底避免体外循环的弊端,开发简洁安全的手术方式,有向基层单位推广的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鼻内镜修正性手术加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效果、应用价值等.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156例既往多次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效并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适应证、止血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8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止血治疗.通过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在鼻内镜下对出血部位进行微波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项技术,是一项微创手术,其优点是创伤性小、安全性大、视角广阔、可彻底清除鼻窦内隐
目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多见于年轻人.每年症状持9个月以上,单一使用药物部分患者疗效差,且不能耐受长期用药.观察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联合鼻中隔矫正手术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本文列举了2个例子来说明肝癌分子诊断病理学的应用。今后,肝胆肿瘤病理学科应积极和主动地适应临床肝胆肿瘤学和肿瘤分子生物学发展的趋势,加强肿瘤生物学特性诊断技术以及分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试验在评估脾切断流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0例行脾切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ICG、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将Child A级患者分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ICGR15) <20%和ICGR15> 20%组,术后检测ALT(U/L)[1 d(40.54±15.76)比(46.33±14.19),3 d(
肝移植现状■技术已日臻成熟:1977年至2012年11月7日:2,2941例(CLTR资料)■亲体肝移植显著增加: 1653例(至2012年11月7日CLTR资料)■肝移植总体生存率:1年、3年、5年累积生存
会议
  Accumulating evidence has identified a mechanism poten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e inactivation of tumor suppressor genes, namely transcriptional silencing by
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病变,虽然少见,但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是引起移植物丢失和受体死亡的重要原因
目的:本研究前瞻性研究135例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药物化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RCC1基因C8092A和C118T密码子多态性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全部患者均接受吉西他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