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建设与教师的教学反思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zhao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高中语文选修课建设中开展教学反思,既可以切实解决选修课的问题,也有助于专业发展。选修课在课程主题和实施两方面给教学反思提供了空间;而反思教学问题、探索课程意义、与教学体验展开对话,是选修课建设中进行教学反思的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教材的结构与设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材设计应采用知识空位的设计策略。知识空位的类型可分为全空位、半空位、准空位和非空位。
课程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对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课程知识有其特定的内涵,与课堂知识和课程内容等既有概念的交叉,又具有其本身的特色。新课改要求必须更新传统的课程知识观,变僵硬的知识为灵活的知识,需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建构的元素,重视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并紧跟多元的文化潮流。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有其文化规律。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和标志,在于建立新的课程文化。本次课程改革的“文化准备”不足,其出路是“文化调适”。当前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基本领域对课程改革实现全方位调适。
作为新课改中最薄弱的一环,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新课改的地方适应性问题尤为突出,其地方适应性方面仍旧存在课程观念存在偏差;课程目标追随主流;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课程内容城市化与汉化倾向十分严重等弊端。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树立多层次以及多元文化的课程观念;处理好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地方课改目标体系;不断构建和谐的课程结构,丰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走符合自身需要的教学之路等。
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根本依据和理论起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等特点。一般地,课程改革的牵涉面越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越大,对理论基础的依赖性越强。自下而上的课程改革对理论基础的依赖性较弱,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对理论基础的依赖性较强。新课改对理论基础是强依赖性的,但课程改革的设计者和推行者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避而不谈,造成了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隐晦和凌乱,影响
课程实施形态是课程实施的表现形式与活动状态,可以分为非学习形态和学习形态两大类,学习形态又分为教学形态和非教学形态两类。非学习形态是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和潜在形态;教学形态是课程实施的传统形态;而非教学形态则是课程实施的本源形态和发展性形态,有自主学习、对话、探究、批判等四种学习方式。课程实施的各种形态、方式,都在课程发展史上实际存在过并在继续发生着作用,它们各有其历史渊源、存在基础、适用条件和优缺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研究以河北省中小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通过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剖析了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诸多因素,针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促进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建议。
共创共生,是大学与中小学(“U—S”)文化互动的理想追求。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十分曲折的演变,终因从事共同的改革事业而走向共生。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文化共性在于:都以育人为根本价值取向,在变革时代都有敢为人先之精神。从差异看,大学更类似“共同体”,而中小学更像“社会组织”。大学文化以知识创新和思想批判为基调,中小学文化则以实践为基调,核心价值追求是在知识的传递中实现培育人的重任。  “U—S
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并获得良好效果,必须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而且是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即教学资源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学生即教学资源由于学生的地位而决定;学生即教学资源是课程实施的特性要求。学生作为教学资源开发的路径有:反思建构、对话交往以及体验合作。
德育叙事由于其显著的效果和独特的魅力,一直受到教师的青睐并被广泛应用,成为中小学传统品德教育和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方式。但是道德叙事如火如茶开展地背后存在若干实践误区,诸如叙事题材“拔高化”、叙事模式“结构化”、叙事情节“虚拟化”、叙事主体“单一化”等,从而导致道德叙事异化乃至低效。德育叙事从“异化”走向“归真”,必须厘清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区别;关注真实德育事件,走向生命叙事;强调叙事意义建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