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面通量交换对南海SST 增暖的可能贡献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xi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背景下,观测资料显示自20 世纪中期以来南海表层水持续变暖,南海深水海盆SST 持续增暖了0.64 °C 。海气界面的通量交换解释了在净热通量变化很小的情况下热带印度洋增暖的原因,为探究南海SST 显著增暖的机制,本文使用IPCC 模式比较试验中CGCM3.1 (T47)、CGCM3.1 (T63)、CSIRO-Mk3.0 、GFDL CM2.0 这四个模式输出资料中的辐射通量、湍流热通量、比湿、风、云量、气温、海平面气压及海温数据,计算了各海洋、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估算了热通量各分量,发现20 世纪后50 年期间SST 的持续增暖似乎不能依据海面热通量的变化来解释。主要证据如下:夏季风的减弱使得海面潜热减少了约4.9 W/m 2 ,但由于海温升高、蒸发加强又使海洋潜热失热增多了大约同样的值,使得夏季南海深水海盆总的潜热通量变化较小;夏季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多促使海面吸收长波辐射得热增多了约1.8 W/m 2 ,加上温室气体、感热通量等变化的效应,海洋净得热增多了约3.0 W/m 2 ,夏季SST 能持续增暖0.76 °C;但是,20 世纪后50 年内冬季风的增强和冬季海温升高致使海洋潜热失热增多了约7.3 W/m 2 。由于20 世纪后50 年潜热释放大于海面长波辐射增多,无法只用海面热通量解释SST 持续增暖这一现象,指出了南海海洋动力过程可能在维持南海深水海盆50 年来SST 持续增暖中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阻塞高压(以下简称阻高)是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经向发展并稳定的形势,阻塞高压维持阶段,可以引起大尺度气团质量和热量的强烈经向交换,导致大范围地区天气气候异常,例如,199
会议
  应用喀什气象站1971~2010 年的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850-100hpa 上各层高空温度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喀什高空温度850-300hPa 上的月际变化趋势为单峰型;200hPa 上呈双
会议
  利用标准正态检验法(SNHT ),对四川省117 个站点1961 ~2006 年日照时数观测资料进行均 一性检验,得到54 个均一站点,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近46a 四川省日照时数
会议
栀子,亦称黄栀子、山栀。茜草科常绿灌木,品种有荷花栀子、丁香栀子等。其树姿端雅,株高约100~200厘米,叶色亮绿,花期6~8月,花朵雪白,玉洁、芳香,是深受人们青睐的庭院和盆栽
  本文首先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WRF v3.1.1 对2008 年第8 号台风“凤凰”的登陆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模式选取1o × 1o 分辨率的NCEP/NCAR( National Center fo
会议
  针对单站历史气候资料,提出了一种集合法均一性检测思路:分别采用Potter 法、E-P 技术和SNHT 法3 种不同的客观检测方法,判断序列中存在的不连续点,检验中如果3 种方法中有2
会议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 的ERA40 再分析资料,评估了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 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IPCC AR4)的21 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东亚地区夏季大气环流
会议
  利用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归档的109 个站1957 ~2008 年的暴雨观测资料、高低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 山西省水文站的部分暴雨监测资料,研究山西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低空急流
会议
  利用1850-2008 年我国东部地区90 个测站的旱涝等级和北半球夏季海平面气压格点等资料,使用BP 典型相关等方法,分析了近159 年旱涝等级与东亚夏季海平面气压的耦合相关关系
会议
  作为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作为全球变暖敏感区的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均出现了显著的增温,持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