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异构数据集成方法研究

来源 :2018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与文献研究专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医疗健康数据有了一定的积累。复杂多样的数据来源带来了医疗数据的爆炸性增长,然而这些数据在依附平台、存储结构和语义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给医疗健康的信息资源分享带来了一定困难。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特定数据集上,形成了“信息孤岛”,使得医疗信息资源不能够充分的被利用。研究医疗健康数据的集成方法,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有效知识,并合理高效地对其进行管理、共享及应用,对当今的医疗行业有着重要意义。除了传统的基于数据仓库、联邦数据库、中介器、网格、XML等数据集成方法,目前,基于本体的面向web 3.0的数据集成技术也已经在实验探索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多种数据集成方法的集合和合理利用,定会推进医疗健康数据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处理,促进医疗健康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医疗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其他文献
通过研读《伤寒论》对“但见一证便是”的"一证"指的是哪一证,还是哪些症状;但见一证便是是针对柴胡汤类证还是小柴胡汤证,亦或者是《伤寒论》中任意方证均可以遵循此例;柴胡汤是柴胡汤证类方还是专指小柴胡汤;"但见一证便是"是否只是应用于柴胡汤证等问题进行探讨。
银翘散是《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方,治疗上焦温病初起但热而不恶寒之证,本文试从该方的药物组成、用药剂量、煎服方法、加减及变方等几个方面探究吴鞠通“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治病思维。
傅山著《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具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著.其非常重视体质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对妇女体质特点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就傅氏在中医体质理论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
本文从升降出入的角度探讨"卫气内伐"的机制,并总结出了卫气总体的运行通道,即“下焦-中焦-上焦-肺主宣发-肌肉-体表”,一旦该通道功能障碍即可导致“卫气内伐”。因此,固护升降枢纽的脾胃对于卫气的升降通路具有童要的意义;补养脾胃,气血生化有源,则肌肉滑利,对于卫气的出入通路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此卫气能够顺利的到达肌表;升降通路和出入通路亦常互相影响。
中医“脾虚”病机及证型与萎缩性胃炎密切相关。脾虚的病理改变贯穿于萎缩性胃炎的始终,为胃黏膜萎缩提供病变基础及客观条件;脾虚证乃萎缩性胃炎基本证型,以健脾益气为萎缩性胃炎治疗大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为“从脾虚论治”萎缩性胃炎提供立论佐证。然而,关于中医“脾虚”与萎缩性胃炎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尚存在一些不足:实验研究方面,脾虚型动物模型建立缺乏统一标准,除宏观评判主观性大外,微观指标无一量化标准可供参考;造
为进一步阐述龙柴方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推广应用,本文试将龙柴方对乙肝肝纤维化疗效作用的理论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证实龙柴方对乙肝肝纤维化的疗效作用与其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有关,从龙柴方组方药物的传统功效来看,其所具有的调肝运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癖功效正合乙肝肝纤维化的病机及演变,现代药理研究更加佐证了龙柴方具有保护肝细胞和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对龙柴方疗效作用的理论机制探讨,有助于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的哮证,病因围绕伏痰、外邪侵袭和饮食偏嗜等,病机侧重痰饮伏肺和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哮证发作时,其中寒哮居多.针对寒哮不同的病因病机,中医治法主要从伏痰、肺肾和脾肾进行论治.寒哮之人多为脾肾阳气不足,若得以阳气的温煦与推动,则肺脾肾三脏亦可相互为用,使寒痰得以温化与散布,肺脏复苏,宣降平衡,哮喘遂愈.治疗寒哮扶阳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推重郑钦安之说:"邪入多从阴化,阴盛则阳
临床实践中发现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中药复方可以改善奥沙利铂的外周神经毒性.但由于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机制的复杂性、中药复方的成份多样性、辨证论治的主观性,导致中药复方在治疗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研究中一直未能获得突破.通过系统生物学对“证-方-效”研究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完整、系统、深刻的理解和揭示中医方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指导中药复方新药的创制。将系
根据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的理论,本文以“卫生中职女生中医体质与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性研究”为据,从在校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易感体质中,来探讨痛经体质调护策略及措施,并以此对体质调护进行干预,达到减少痛经发生、减轻疼痛程度之目的,从而提高痛经患者学习生活质量。
体质学说既重视先天遗传基础,又重视后天环境的影响,“体质可调论”与不改变基因序列但是能影响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理论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体质-调控基因-疾病理论的研究模式可以将中医体质学与现代表观遗传学相结合。它不仅将中医整体观的宏观优势与西医还原论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而且探讨体质的微观生物学机制,有助于建立体质分类的微观量化标准,推动中医体质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