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在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中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试验的分析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方法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zhu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临床疗效对中医药的存在和发展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已发表的有关中药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或系统综述文献数量越来越多,但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仍得不到肯定,仍缺乏有力证据的支持。病证结合是目前中医临床研究普遍采用的评价模式,临床上同一种疾病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型,而不同证型的患者对同一种干预措施的效应并不相同,因此研究对象的选择对于客观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具有重要影响。中医辨证作为诊断和认识疾病的一种方法,可以为某干预措施选择最合适的研究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将中医辨证应用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将有助于验证中药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癃闭舒胶囊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型患者60例,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癃闭舒胶囊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对照组用甲磺酸多沙唑嗪片联合癃闭舒胶囊安慰剂.2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经过3个疗程(6月)治疗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国际前列腺症状
目的:探讨前列腺炎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临床进展的影响.方法:分析386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前列腺炎的发生情况,分为单纯BPH组(n=102)和伴前列腺炎的BPH组(n=284).对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MFR),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临床进展情况(尿潴留及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所选病例中,73.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宣肺法为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60例受试者均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门诊就诊患者.符合西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标准.用SPSS17.0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进行病例随机分配.将60例纳入病例按1∶1的比例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补肾活血宣肺汤,200ml/次,2次/日.对照组口服癃闭舒胶囊(石家庄科迪药业有限公司),0.9
会议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40~70岁中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的患病率及前列腺各项参数随增龄的变化规律.方法:自2009年1 1月~2010年6月对上海市9个居委1000例40~70岁的常住居民,运用经整群及年龄分层的流行病学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调查该人群中LUTS的患病率和经直肠超声检测其前列腺及移行带的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并拟合前列腺随年龄的生长规律.结果:在
目的:观察类雌激素样中药联合化学去雄药物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化学去雄药物联合类雌激素样中药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化学去雄药物治疗方案,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均出现患者经济困难加重(P<0.0
目的:探讨原发性前列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前列腺淋巴瘤患者,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患者7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10年、间歇性肉眼血尿1月入院,肛门指诊:前列腺增大明显,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70×71×54mm)、膀胱后壁低回声(11×49×6mm),CT提示前列腺增生,膀胱后壁局限性小结节,膀胱镜检查因前列腺过大进镜受阻。术前拟诊膀胱占位、前列腺增生,行膀胱探查+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
目的:分析河南省正常育龄男性与《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版》精液参数指标的差异性,明确《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分析实验室技术手册·第5版》对我省男性生殖能力调查、评估以及在男性不育症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由河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省精子库收集河南省正常育龄男性精液标本968例,采用WLJY—9000型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并将
借鉴和评价国外指南,同时结合国内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国内指南的一个很好的捷径。本《EAU慢性盆腔疼痛指南(2012年版)》在对前列腺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病理诊断、临床治疗等诸多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全科医生和不熟悉该病的泌尿科医生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会议
会议